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苏创 | 未来3年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平台和项目 苏南自创区打造高水平“创新矩阵”
2020/05/26 20:1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日前,江苏省政府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科技周刊记者梳理方案发现,统筹实施跨区域、全局性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将成为苏南自创区打造高水平“创新矩阵”的重要突破口。未来3年,我省将按照“统筹布局、开放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省与地方联动,共同部署实施一批跨区域、辐射带动面大、具有全局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支撑平台和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省地联动,共建重大科技支撑平台

  重大科技平台和项目一直是苏南自创区地方政府、高新园区及企业关注的热点,未来3年准备如何推进?

  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将重点推进共建重大科学研究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投资基金平台等4类平台,主要包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此外,还将围绕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支持苏南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是省地联动模式典型科技平台。”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重大项目办主任许志坚说,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在南京建设运行“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管控总中心,虽然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但建成后将成为一张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大网”,通过自主网络操作系统、白盒交换大规模组网等创新技术,将建成由全国40个城市核心节点、133个边缘节点组成的当前覆盖最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成为全球首个基于全新架构构建的大规模、多尺度、跨学科的网络试验环境。

  《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省市联动和跨市域合作,布局建设若干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创建国家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去年年底,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在苏州成立。

  “研究院定位为材料领域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材料创新基地,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吸纳聚集一批发挥塔尖效应的科技人才,形成2000人以上的研发队伍,建成国际一流的材料表征公共平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庆说,研究院成立的初衷就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国家级创新中心,目前正稳步向前。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瞄准苏南新兴产业需求

  《实施方案》提出,一体化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同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跨区域、跨领域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努力补齐创新链关键短板,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对此,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将针对苏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集成苏南各市优势研发力量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力争取得一批“苏南创造”的代表性成果,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目前,苏南自创区一批企业已经承担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今年4月,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科技部“深海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专项中的《浮式风电用动态缆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经科技部立项批复后,正式启动实施工作。

  5月21日,镇江高新区举行2020年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率先瞄准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出一针“强心剂”。现场共有7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45亿元,且集中签约的项目均为亿元以上项目;科技周刊记者注意到,这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半导体芯片、新材料、电竞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部属于新兴产业领域。

  此外,我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也已启动实施,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左右,遴选院士、国家杰青等顶尖科学家领衔,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产业科技项目进行了布局。未来,将发挥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的带动作用,集成苏南各市优势研发力量,共同实施若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引领产业变革的重大原创性研究项目,力争取得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成果。

  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6大计划提升创新效能

  《实施方案》提出明确目标:到2022年,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基本建成与现代产业体系高效融合、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高效体现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园区,形成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作为江苏的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近年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苏南自创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对标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建设目标,仍存在区域协同不够、整体性推进措施少等问题。《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建立制度性、实体化的工作推进体系。

  对此,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在深化苏南自创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布局的基础上,我省将围绕建立一体化实施工作推进体系,统筹实施6大行动计划,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行动计划。突出高新区科技创新主阵地作用,加快打造一批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完善高新区考核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到2022年,苏南自创区高新区进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的达11家。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努力在苏南地区打造一批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国际一流、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到2022年,苏南地区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2.1万家。

  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强化省市联动和跨市域分工合作,完善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动态管理机制,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到2022年,苏南地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10家左右。

  实施开放型创新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发挥苏南科教资源丰富和开发开放优势,深化与以色列、芬兰、挪威等重点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研发合作,大力提升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建设水平,举办苏南发展高端峰会等交流活动,有力促进区域间一体化发展合作。

  实施人才发展一体化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苏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着力构建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加强苏南自创区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制度,到2022年,力争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0人。

  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进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深入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着力在区域协同创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寻求突破,率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改革经验成果。

  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王拓 张宣

  链接:一体化创新发展,五市为何定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苏南自创区“五城九区多园”的创新发展布局,统筹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支持南京加快创新名城建设,发挥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带动作用,促进自创区与自贸区“双自联动”,优化完善布局,强化协同效应,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集群和强劲增长极。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南京市紧紧把握自创区和自贸区“双自联动”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加快构建“一圈双核三城多园”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支持江北新区加快构建“两城一中心”(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无锡市

  同步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两大战略”,同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两个体系”,加快构建“一城三核多特”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

  高标准建设太湖湾科创走廊,大力提升无锡高新区国家科技型园区发展能级和江阴高新区、宜兴环科园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水平,重点建设太湖国际科技园、江阴滨江科技城等创新核心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和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重点培育物联网、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特种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常州市

  加快构建“一城两区多园”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大力提升常州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武进高新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水平,重点建设常州科教城创新核心区,重点推进光伏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重点培育智能装备、太阳能光伏、石墨烯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苏州市

  紧紧把握自创区和自贸区“双自联动”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四核多区两中心”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着力建成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典范城市、全国高水平的创新型引领城市、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开放创新的先进城市。

  发挥苏州工业园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优势,加快推进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镇江市

  加快构建“一区十四园”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推动镇江高新区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重点建设团山睿谷创新核心区,打造对接南京的先导区、核心区和主阵地。重点推进设镇江智能制造创新平台、中船海洋电气科技产业园、船舶海工产业创新中心、哈工大镇江高端装备研究院等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前瞻性部署高性能合金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性发展航空航天、船舶及海工配套、智慧电气等产业,全力建设成为现代山水花园科技城。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