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星光 | 观云测风,他们为“长五B” 飞天护航
2020/05/19 20:06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直奔苍穹。在“长五B”背后,有这样一群航天气象人,他们观风云把脉天气,将莫测的气象变数化为“有数”,为火箭发射打好“发令枪”,确保万无一失。

  记者采访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驻海南的四位工程师甘思旧、赵小平、樊晶、贵志成,以及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测试站安全部部长的吕道凯,他们都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友。

  2万米高空80层高空风逐层预报

  “按计划火箭是在5月5日18时00分发射,因此我们5日当天凌晨4:30就起床赶赴工作岗位了。”本次任务中,樊晶和甘思旧在文昌发射场做现场保障,赵小平和贵志成则在海口办公点进行数据和技术支持。“由于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当天天气又很给力,因此紧张中仍稳中有序。”樊晶说。

  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高频次的会商,气象保障团队的每个人都绷紧了弦。他们每隔几分钟监看一次雷达、查看一次观测数据,实时进行分析与报告,在火箭发射前的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发布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预报。

  除了对降水、雷暴、大风等天气现象的常规预报,航天气象人还必须考虑到高空风和电场对火箭飞行的影响,他们将地面到2万米高空分为80层,逐层进行高空风的高精度预报,同时全天候监测发射场地面电场的变化,“气象保障工作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丁点错漏”,樊晶说,直到火箭发射后航天器成功入轨,大家悬了一整天的心才放了下来。

  对航天而言,运载火箭、发射场建设、气象保障条件等缺一不可,其中气象条件是“发令枪”。“我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以说气象条件是决定火箭能否顺利实施点火的最后一道关卡。”樊晶满是自豪。

  “自2月份接到任务以来,我们就开始全员轮岗值班,周末偶尔可以回家一天,最近大半个月更是一天也没回去过。”甘思旧说,从火箭发射到入轨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在发射前几个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每项设备、每一个关键节点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我们心中都憋足了一口气”

  在火箭发射之前,火箭的垂直转运过程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4月29日,“长五B”进行垂直转运,让甘思旧印象深刻的是,4月28日会商时,他们重点关注了29日白天文昌场区低层东风转东南风的风向转换过程,判断这将会带来小范围、短时间的弱降水,虽然不会对火箭转运造成实质影响,但仍要引起警惕。

  由于4月28日之前已经连续多日晴空万里,其他部门都对这次的预报结果存疑。虽然心里有些委屈,但气象保障组仍旧坚持科学分析的结果,发出了降雨预报。

  第二天上午,在火箭转运过程中,天空果然飘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气象保障组办公室电话声此起彼伏,发射场各个部门都担心雨会越下越大,从而影响正在进行的转运工作。在前期充分会商的基础上,樊晶斩钉截铁地在电话里说道“间歇性零星小雨将在一小时后停止”,这打消了大家的疑虑,最终火箭按计划顺利地从测试厂房转运至发射塔架。

  贵志成2014年才参加工作,此次任务给了他很大的压力,“由于疫情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了暂时的人力短缺;再加上此前中国航天两次发射失利,我们心中都憋足了一口气”,当看到火箭成功入轨的一刻,他整个人都兴奋地跳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完成任务的现场”。

  “受到各种原因影响,这次‘长五B’的任务时间跨度三个多月,对一线航天人而言,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是很大的考验。”吕道凯说,航天发射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一次任务成功完成的背后,都有千千万万个航天人为之奋斗,“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

  两次闪电间,火箭腾空而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航天气象人最真实的写照。没有任务的时候,他们每天要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研判,最终得出中长期和短期的预报结论,并在系统内进行考核打评,“秣马厉兵”以保证在面对突发天气情况临危不乱,稳妥应对。

  例如今年受到“厄尔尼诺”影响,在“长五B”任务期,文昌发射场的气候情况和往年相比有较大差异,许多历史数据失去了参考意义,数值预报的准确率受到一定影响,“这个时候预报员的基本功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樊晶和甘思旧都对2011年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印象深刻,提起九年前的这一天,甘思旧仍心有余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5年的她当时已经是技术骨干了,而樊晶却是第一次进驻发射场执行任务的毛头小伙。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5点前后,他们从前一天下午5点就守在了保障现场的工作岗位上。“凌晨1点前,天上还一点儿云都没有。2点左右,西昌东面出现的对流云渐渐靠近,并像吹气球一样越来越大,接着就开始出现大雨和雷暴,这会对火箭发射造成相当大的威胁。”甘思旧说。

  火箭究竟还能不能发射?什么时间最合适?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聚在气象保障团队身上,“第一次进场就碰到这种极端情况,当时我整个人都是懵的,”樊晶说,在团队里的老专家带领下,大家一起会商,反复研究发射窗口的气象条件,最终顶住了巨大压力,汇报了“未来10分钟天气满足任务发射气象条件”的结果。航天人抓准了这短暂的10分钟,最终火箭在两次闪电间腾空而起,将这颗北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当欢呼声传来,甘思旧和同事们瘫坐在椅子上,“真是体会到什么叫一夜白了头”。

  瑰丽航天梦,面朝大海仰望星空

  “毕业时,我们选择到发射场工作,源于对航天这个神秘职业的向往。”吕道凯告诉记者, “去之前,大家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确实没有想到当时发射场的条件那么艰苦,都是经过的一段时间才适应山沟的生活,慢慢地,最初懵懂的向往演变成了一种航天情怀。”

  在建设海南文昌发射场时,这五位校友又先后申请从西昌转战文昌, 2012年,赵小平作为气象水文室的代表,第一个进驻文昌场区,扛起了文昌发射场气象系统建设的重任。很快,海南的酷热和海风,就把一个白嫩嫩的小伙变成了黑乎乎的大叔。

  2014年,其他几位同事也陆续转战海南,他们每天奔波在发射场的风风雨雨中,完成气象系统的建设论证、装备建设、现场监督等。为了工作方便,他们便睡在办公室。“我和爱人都在发射场工作,当时我俩就在办公室安了家,洗澡就在洗手间打水擦一擦。”樊晶回忆道,“当时我们互相携手鼓励,希望早日实现民族大火箭的梦想,并不觉得有多苦。”

  文昌发射场是我国首个滨海航天发射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与西昌的气候条件大不相同。气象保障团队从零开始学习,积极开展滨海天气预报业务训练和滨海气象保障工作研究,完成了高空风、浅层风、积雨云、闪电监测等系统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

  吕道凯说,成家后爱人和一双儿女远在江苏,聚少离多的生活让他对家人一直都心有亏欠,“但选择了航天,我从未后悔过”。

  通讯员 林雯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