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拓展支教+,续写“山海之约”新传奇——记江苏“时代楷模”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下)
2020/09/09 17:09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几乎在卢磊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刚从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的何政羽也拿到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的入职通知书。“这就是我家的脱贫通知书啊!”这个家住宁蒗偏远山区的彝家青年难抑激动说,“每月工资4000多元,几乎是原来全家一年的收入啊!”

  欣欣向荣的宁蒗县城。

  在海安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宁蒗学子考出大山,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他们中的许多人返回家乡,成为建设小凉山、改变泸沽湖的栋梁之才。据统计,仅宁蒗7000多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中,就有近一半是海安老师的学生。丽江市委常委、宁蒗县委书记杨承新感慨,“海安老师辛勤撒播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希望的种子。32年前的‘木材换人才’,换来了彝乡一代人文化素质的提升。小凉山,正迎来生机勃发的春天!”

  热心融化,“海安舅舅”暖了小凉山

  蓝蓝的天空飘扬着朵朵白云,莽莽小凉山盛开如火的索玛花。弯弯的山道上,一群质朴的孩子齐刷刷朝着一名外乡人敬礼,亲切喊一声“讴伲!”——这是我国首部反映群体支教题材的电影《海安舅舅》中的一幕镜头,也是无数次发生在小凉山的真实场景。

  “讴伲”,彝语意为舅舅,是彝家最尊贵的亲人。如今被当作“舅舅”的海安支教老师,32年前满怀热望,颠簸8000多里第一次走进宁蒗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道“闭门羹”——“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怎么可能在穷山沟里呆得住?”“支教?来旅游的吧。”……

  海安支教老师赶赴宁蒗的车票。

  “海安老师没有争辩,只是默默打开行囊,走向课堂。”宁海民族中学校长李学高告诉记者,几年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宁蒗人对这群“外乡人”的看法。

  那是1995年夏天,在宁蒗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的海安老师朱朝书,突然接到海安老父患病住院电报,看着正在高考冲刺的学生,朱朝书不忍离去,打发妻子回家把老父亲接来宁蒗。谁知历经长途颠簸,老人病情加重,到宁蒗后仅10天就去世了。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不约而同赶来,堆起高高的木垛,按照彝族最高礼仪为老人进行了火葬。“那冲天的火光,仿佛燃烧在人们心里,把宁蒗各族群众和海安老师的心,融在了一起。”指着学校东南面当年举行葬礼的山坡,李学高动情回忆。

  明艳的阳光照进峰峦叠嶂的小凉山,却割不断支教老师对数千里之外家乡的思绪。一位老师在日记中写道:“抬头是无尽的山,低头是泥泞一片。只想家,想家,可最终还是想到了此行的责任。”

  水土不服,流鼻血、头晕、耳鸣,从沿海平原来到山区高原,许多海安老师身体不适。但打开10轮支教名单,记者发现,很多人选择连续支教、反复支教。“孩子们求知的目光,像无形的绳索牵引着我,难以割舍。”蒋柏森老师曾连续4轮赴宁蒗支教,他的儿子在大学患了忧郁症留了级,辅导员让他去开导儿子,妻子都为他买好了机票。但想到100多名即将高考的学生,蒋柏森还是退掉了机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痛苦地说:“儿子和学生,1:100,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翻看宁海民中学生发黄的日记,子夜时分,窗前批改作业的海安支教老师如弓的身影映在斑驳的墙上;崎岖山道上,海安老师打着手电孤身家访的脚印,深深烙印在少数民族孩子和家长的心窝窝——

  “因高原反应,讲课时鲜红的鼻血滴在白白的衬衫上,但你浑然不知,一直讲到下课。”

  “我身上长满了疥疮,是你帮我洗了生平第一次热水澡,还像妈妈一样把我搂在怀里,为我补课。”……

  海安第六轮赴宁蒗支教教师合影。

  把心留在宁蒗,海安老师用全情付出,暖了小凉山。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在全县教育大会上动情地说:“我们宁蒗人,最尊贵的是舅舅,海安老师就是我们宁蒗各族人民的舅舅啊!”

  点亮梦想,给山里孩子打开另一扇窗

  群山巍巍,神湖幽幽。对旅行者而言,宁蒗是放松心灵的世外桃源。但在当地孩子看来,一道道山梁却犹如一堵堵高墙,挡住了他们张望世界的眼睛。

  一名宁蒗学生不无伤感地写道:“抬头是宽广无垠的苍穹,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多想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我没有翅膀……”

  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安老师,帮他们打开了飞出去的另一扇窗户。

  海安支教老师把学生带到宿舍改善伙食。

  今年高考,彝族学生马金福以优异成绩考取陆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开学前,他特意向海安老师谢友军道别。“以前只知道埋头学习,并不清楚是为了什么。谢老师给我讲了大城市的许许多多,帮我确立了学医志向。”马金福的爸爸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妈妈没有读过书,一家人生活在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走出大山是为了改变大山,宁蒗缺少医生,等我学有所成,一定回来回报家乡!”

  已经走出校园的孩子,海安老师也牵挂在心。“海安老师的一封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宁蒗县信访局局长杨才华曾是民中学生,高考时志愿没填好,错过了心仪的学校,心灰意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打工期间,他意外收到海安老师的来信,告诉他“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努力终会获得成功”。这封信如同暗夜里的闪电,彻底击醒了杨才华。他重燃斗志,通过成人高考,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海安老师贴近宁蒗学生的学力基础,重视夯实基础、激发趣味,深得学生喜爱。

  课堂上,海安老师不仅传授文化知识,也给大山里的孩子讲述很多人生道理。有一次,海安老师梅晖走在宁蒗街头,在一家快递公司门口偶遇10年前教过的学生。这名学生激动地握住梅老师的手说:“我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您教导的‘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至今铭记在心。通过不断拼搏,我开了这家快递公司,过上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携手共进,续写“山海之约”新传奇

  开学不久,“海安四班”彝族学生杨亚涛就暗下决心——到老师的家乡去读大学。一年前,父亲因病去世,一家人手足无措时,海安老师赶来家里,“你只管好好学习,生活上不要操心。”从那以后,每学期1700多元的书本费杨亚涛不用再交,到了冬天,还会收到崭新的羽绒服。

  海安老师“暖心”的背后,是一座爱心涌动的城市。

  4年前的冬天,刚到宁蒗支教的海安老师谭爱斌发现奇怪现象:不少学生坐在教室里,但书包还背在身上。仔细询问,才有孩子支支吾吾说,“天冷,背着书包暖和些”。谭爱斌震惊了,他进一步了解到,不少学生一周生活费不到100元,经常几个人围着合吃一碟菜。

  海安支教老师资助宁蒗贫困学生。

  宁蒗远在天边,因为支教老师,很多海安人对这片土地有了特别的牵挂。谭爱斌将宁蒗孩子的情况发到朋友圈,很快收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回应:学生季冬明转来2万元、“中国好人”刘宏燕发动各种关系募款4万多元……支教老师也纷纷行动,通过各种途径募集爱心资金30多万元,为160多名贫困学生解除后顾之忧。

  “坐在课堂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凉山的希望。”直到1980年,宁蒗都没考上一个大学生,现在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杨承新看来,海安老师不仅带来了知识,提升了整体人口素质,更改变了小凉山的发展生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和动能:1988年到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由696万元增至3.1亿元,增长45倍;人均纯收入从197元增至19360元,增长98倍。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因为一纸“山海之约”,海安老师与宁蒗结缘。他们用持续32年的辛勤付出,推动相隔8000多里的“山”“海”深度融合。

  去年11月,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前往宁蒗民族中学,看望慰问支教老师。

  今年夏季,海安与宁蒗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了一起。在接待宁蒗县党政代表团时,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热情倡议,“面向新时代,拓展支教+,携手在经济、人文、旅游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促进‘宁海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延伸,续写‘山海之约’新传奇。”

  传说中的泸沽湖深藏着多少传说。

  32年,281人次海安老师前赴后继,在莽莽小凉山踩出深深浅浅的脚印。这脚印,重重叠叠,站立成一座民族团结、东西部携手共进的丰碑。这脚印,坚定有力,还将走得更深更远,播种小凉山生机盎然、山花烂漫的春天。

  交汇点记者 徐超 陈明 王梦然 严磊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