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探索 | 破除“唯论文”“SCI至上” 后,科研评价该看什么?
2020/03/03 21:45  交汇点  

  交汇点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科研人员正加速与病毒赛跑。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论文和专利政策也在加速完善和调整。近日,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部门集中发文,以破除“唯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引导学术界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推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回归学术初心,SCI狂热的一次“急刹车”

  破除“唯论文”“SCI至上”,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措施》和《意见》中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职称评聘、学位授予、人员聘用等不再“唯论文”“SCI至上”。

  两部门文件中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是,发论文乃至SCI论文的数量指标,将不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所谓“SCI”论文,实际上是发表在SCI数据库中3300本科技期刊上的论文。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开启了中国科研成果评价的定量时代。

  “在国内高校科研发展早期,鼓励发表SCI论文对于提高科研水平有积极作用,应该予以肯定。”《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金力近日撰文表示,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以高质量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如果还以SCI论文作为评价科研水平的唯一指标,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会造成目标的迷失甚至异化。

  如今,发 SCI 似乎成为了所有科研人员的唯一目标。中国科协2018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

  而SCI作为学界的“KPI”,存在先天的不足,在其被“神化”后更弊端凸显。南京理工大学一位海归青年老师告诉记者,SCI 论文逐渐渗入每个中国科研人员的生活,毕业要数SCI,找工作要数SCI,评职称要数SCI,申请基金要数SCI……SCI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甚至抄袭,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由于毕业、找工作、职称评聘等需要,不少“青椒”(青年教师)追求短平快地出文,而不做真正感兴趣,却需要长期投入的问题研究。

  过于注重SCI各领域的国际期刊,还导致了另一个负面影响——中国科研圈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评价,严重“重洋轻中”,被英文期刊所支配。

  好论文“肥水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中国科协的数据,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10年世界最高被引前50名论文中,我国作者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包括此次疫情相关的重要论文绝大多数都发表在了英文期刊上。长期以往,更将学术思想固化在西方的框架与模式之下。中科院院士方精云曾对媒体表示:“大家不分领域地只想着发表SCI论文,被国外的评价指标牵着走,看不到国家的发展需求并研究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可怕的,会把中国的科技发展引入歧途。”

  弱化SCI权重后,需警惕“圈子”“人情”的影响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一直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在科技部印发的文件中提到,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即是要破除唯数量论,代之以同行评议;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不少于1/3——即是要破除唯SCI论,扶持国内期刊。

  改革措施具体而明确,但不少科研工作者却顿生忧虑,因为数量至少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标准。没了这个标准,科研质量高低看什么?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将交给谁?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社会转型期,科研圈里的“圈子文化”“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曲钦岳院士表示,当时引进SCI的主要用意一是当时中国学术界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领域的专家不够,无法像国际上一样进行同行评审。有学者这样回忆那个时代:“当时的SCI犹如一缕清风吹拂着中国科研界。” 不看人脉、不看资历,只看“硬通货”的论文评价法公正透明,毫无疑问给当时很多年轻学者打通了成长上升的通道。

  也正因为如此,“不看SCI,什么才有公信力”成为了所有担心的共同指向。

  “只有当有话语权的评审者水平足够高,唯论文而非研究质量的现象才能改善。”有研究者指出,哪怕是“代表作”评价方法,由于目前负责职称、基金评审的负责人往往是学校相关行政人员,不仅学科不对应,有的还远离科研多年,其对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往往只能是影响因子、引用数等等,换而言之,依然高度依赖外部评价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质量。

  “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即科研成果具体在学科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文件中并没有明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辰表示,由于学科研究方向的高度分化,“成果”本身原则上只有小同行才能理解其意义,必然需要给小同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更大的权利,否则将改革很难实现原有的效果。

  康奈尔大学博士、科学文化评论人贾鹤鹏指出,不用SCI就需要中国国内的期刊提供同等高质量、无裙带关系、具有同等交流效率的平台。显然,现在大多数国内期刊还无法达到这一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两部委发文并不是否定SCI评判标准,否定SCI论文的价值,而是否定在大学评价、职称评聘、人才招聘,乃至学位授予方面“唯论文”“SCI至上”的现象,是对SCI狂热的一次“紧急刹车”,而不意味着废除SCI的“一刀切”。

  正如中科院一位科学家指出,目前中科院系统和原985高校基本已经具备了评价科研质量的手段,但更多普通高校,实际上才刚刚开始找到发表SCI论文的路径,它们中的大部分学校和大部分院系管理人员也不具备判断学术水平高低的能力。“SCI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科研评价手段,应该给其一定的存在空间,不应矫枉过正。”

  沿着破“唯论文”的导向,破立并举建构评价新体系

  科研人员回归科学精神本身,回归科研成果本身。让科学研究回归发现真理、造福人民的初衷。很多科研人员认为,两部委的文件更多是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深入清除科学界的“不科学”现象,塑造真正热爱科学、求真求实的科研文化。

  在发布文件之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在优青、杰青的申请通知中指出,申请人在申请书的个人介绍部分不需要罗列自己的论文发表,只需要在研究必要性或应用方法上列举相关论文即可。

  要破,更要立,需要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实践中给出答案。事实上,国内的一流大学多数已经在取消SCI奖励,比如曾将SCI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南京大学,如今其人才评价已经不再“唯论文”,更注重科研实效,不考核科学家文章写了多少,而是考核重大问题的解决程度。

  “重点是要正确运用SCI论文的评价机制,不能简单使用SCI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高低等指标对院系、学科、教师进行评价,形成一味追求热门、追求高被引、追求影响因子的导向。”金力认为,目前“SCI至上”的问题关键,在于论文数量与资源配置挂钩。因此,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破除科研评价中唯论文、“SCI至上”的核心是去功利化。我们要探索建立能够合理衡量贡献价值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使用单一指标无法衡量科研和学术价值的多元性,分类评价、同行评价、代表作制度是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三种评价原则,有利于建设破除“SCI至上”后的评价体系。

  金力建议,我们要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进行分类科研评价,结合代表作制度,区分论文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的评价使用标准,同时还要强调解决基础研究重大问题、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重大应用问题,并根据可及性、体现区分度的原则分别在职称晋升等长期评价和绩效核算等短期评价中应用。现有的专家同行评价,也应根据可跟踪、可追责的原则进行完善细化。

  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杨频萍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