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没出过远门的爸爸为啥策马万里去感恩?因为这样一群援疆老师
2019/09/24 20:47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新疆霍尔果斯女孩李惠敏高考被大学录取后,她的父亲李志远感念女儿受益于连云港对霍尔果斯苏港中学的援建和连云港援疆老师的付出,骑马不远万里来到江苏连云港表达感谢,紫牛新闻9月17日对此做了报道。(详情请戳【紫牛新闻】最诚心的感恩!女儿考上大学,新疆汉子策马万里来连云港说谢谢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老师,赢得了学生家长如此的尊重?“玉门已是神州西,向西又是三千里”,这是一位苏港中学援疆老师对学校地理位置的描述。这座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援建学校及其“连云港班”是什么样子?联结两座横跨祖国东西、远隔万里城市的,又是怎样一份浓浓的情谊?

  骑马万里致谢汉子女儿:

  对援疆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近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李志远的女儿李惠敏。今年高考后,她被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目前正在学校军训。回忆起自己在霍尔果斯苏港中学的三年学习时光,李惠敏坦言收获良多。对于这次父亲特意从新疆骑马前往连云港送锦旗,她说,这是父亲用自己的方式代表一家人表达感激,心里也为父亲自豪。父亲的这种情感,其实班上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有共同感受,感恩、感谢!

  因为学校离家较远,李惠敏从幼儿园开始就在校住宿。父亲李志远和母亲单玉兰原来是牧民,在李惠敏的记忆里,父亲善于骑马,也非常爱马,这次他前往连云港的一匹坐骑就是从小和李惠敏一起长大的。受了李志远的影响,李惠敏也是从小就爱骑马。

  

  李惠敏(左一)和家人的合影

  在李惠敏的眼里,苏港中学的教学、食堂、师生都很好。学校里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平时相处十分融洽。

  李惠敏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苏港中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援疆老师授课。其中一位教英语的王老师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老师代过我们班的一节课,她没有直接给我们讲语法、背单词,而是带了自己做的单词卡。那堂课很生动,她讲单词的方法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李惠敏不是连云港班的,但她从连云港班的同学那里得知,几位援疆老师在注重教学之余,还会和他们聊天、谈心,自己听后忍不住心生羡慕。 女儿分享的学校生活,李志远一一记在了心上,这个纯朴的新疆汉子早就想亲自骑马去一趟连云港,给当地工作组送上锦旗,感谢连云港政府和援疆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帮助。

  

  李惠敏

  2019年年初,他把自己准备骑行去连云港的计划告诉了妻子和女儿。最初家里人都没有放在心上,毕竟霍尔果斯与连云港相隔万里,而此前李志远的身体做过三次手术,李惠敏和母亲认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直到李志远开始筹划出行路线,并着手准备马匹要用的粮草时,母女二人才明白,李志远并没有开玩笑。起初李惠敏无法理解父亲的举动,但李志远一再坚持,说自己不这样做无法表达对连云港的感谢,并称自己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最终,妻子单玉兰给了丈夫理解与支持,李惠敏也被父亲的热忱所打动,“爸爸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向连云港表达感谢的方法,我为他自豪。” 自父亲从家出发至今已经过去五个月,李惠敏也已进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这是她的兴趣所在。 学校在昌吉,李惠敏回家要先坐4小时的大巴到乌鲁木齐,然后再坐8至10小时的火车才到霍尔果斯。离家越远,眷恋之情就越浓。她对紫牛新闻记者说,现在一旦有小长假,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家和父母团聚。如今,许久不见父亲的李惠敏心里一直放心不下,她希望父亲在外能够好好照顾自己,注意安全。 “现在我在学校挺好的,妹妹初中住校很独立,也有老师的帮助。弟弟还在上幼儿园,有姨妈家帮忙照看。家里一切都好,但只有妈妈一人在家,我有些担心,希望爸爸能早点回家,在外面别太累了。”

  学生很快喜欢上新老师,

  今年高考本二上线率100%

  霍尔果斯苏港中学2014年开始招收首届高中生,连云港援疆资金对该校投入1500万元。学校目前学生主要以霍尔果斯、霍城片区为主,同时适当招收伊犁州其他县市学生。学生由汉、回、哈萨克、维吾尔、锡伯等多个民族构成,各民族学生和睦融洽。

  

  霍尔果斯苏港中学

  2018年9月,连云港的援疆老师到达新疆后,霍尔果斯苏港中学在学校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分别创立了一个“连云港班”,两个班的主要课程都由连云港援疆老师教授。 李惠敏所说的那位王老师,叫王娜,来自连云港东海县石榴中学,从去年9月份开始负责高三连云港班的英语教学,今年33岁的她也是连云港这批八位援疆老师中最年轻的一位。

  

  来自连云港的援疆老师

  王娜说自己一直有一个去新疆的梦想,因此得到消息后,她很快就报了名,甚至没和家人商量。直到接到入选的通知,她才跟家里说。母亲有些舍不得,好在父亲很支持,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见父女二人意见一致,母亲也表示了理解和同意。

  

  王娜(前排左二)与学生

  高三连云港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师,是来自灌南县第二中学的高级教师吴志标,今年58岁,负责这个班的数学教学。来苏港中学前,他刚刚送走原来学校的高考毕业班。吴志标今年已经58岁,家里还有两个孙子需要人带,但他还是参加了这次援疆。

  

  吴志标老师(左二)和学生们

  高三连云港班的另一位老师是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王荣清,负责这个班的语文教学。 这批援疆的其他几位老师,主要被安排在当时的高一连云港班。这个班的思想政治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老师全部由连云港老师担任。 王娜等三位老师并不知道的是,当刚刚听说他们到来时,这个班的学生其实有过疑虑。 高三连云港班班长,考上新疆财经大学的周尔伊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高三第一个学期开学时,班上的同学听说语、数、外三门课将由来自连云港的老师教,不少同学犯起了嘀咕,甚至有同学希望和学校沟通,能不能不要在高三时一下更换这么多老师?

  

  周尔伊(右)与吴老师(中)

  不过,没过多久,这样的疑虑被化解。周尔伊说,新老师们优秀的工作能力、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及对他们真诚的态度,让班上同学很快就喜欢上了他们。 其实,这样的安排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连云港援疆干部、霍尔果斯市教育局副局长颜杰介绍,在连云港工作组关于援疆工作打造“六个连云港援疆工程”之连云港班的统一部署下,重点打造高三连云港班和高一连云港班,取得了理想的阶段成果。高三连云港班班风正、学风浓,每次考试模拟上线率都有显著提升,实现了2019高考本二上线率100%的奋斗目标。紫牛新闻了解到,这个班今年高考的一本上线率达到了38%。 而高一连云港班则是按照不同分数段分出两个思想品德、学科成绩都相对均等的班级,由连云港班班主任和本校班主任抓阄确定自己带哪个班级。这样既方便示范引领,又方便本校教师比照学习。实践证明,这种组团式的教育援疆,效果是明显的。

  亦师亦友,送学生高考出征时

  “吴爸爸”眼眶红了

  双方都真心以待,援疆老师与学生们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初到霍尔果斯苏港中学时,几位援疆老师就感受到了当地学生的纯朴与热情。 路上遇到老师,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这里的学生都会提前站定,喊老师好并且鞠躬。王娜认为,这是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 在教学上,这些来自连云港的老师,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老师们特别注意从基础开始抓,增加教学的系统性。他们常拿出自己的空余时间,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并让学生间结成帮扶对子,促使他们一同提高。

  

  王娜为学习较弱的学生课外辅导

  学生们能感觉到,连云港来的老师讲课知识点更系统,讲课时没有很多的概念和名词,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把问题讲清楚。

  而在课余,虽然没有担任班主任,几位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位哈萨克族的女生高考前心理压力比较大,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王娜常找她谈心,那个女生悄悄对她说:“谢谢能有您听我倾述。”最终,这位女生考上了东北的一所院校。 而58岁的吴志标则被不少学生亲切地称作“吴叔”,也有学生叫他“标哥”或是“吴爸爸”。因为他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亲切而温暖。一次,学校组织高三学生成人礼,学生们由家长牵着手走过“成人门”时,细心的吴志标发现班上一位姓苏的女生家长没有来,正孤零零地站在一旁。为了不让学生在这一人生的重要时刻感到失望,他牵着这个女生走过了成人门。

  学生说,“吴爸爸”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高考前,学生压力很大,他就会经常去班上转转,发现状态不对的学生会主动找他们聊聊,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前往高考考点的的那天,苏港中学高三的学生坐上大巴车,有细心的连云港班同学发现,车窗外送他们“出征”的吴老师,眼眶红了……

  毕业时,被吴老师拉着走过成人门的小苏在全班送给吴老师的一本赠言本上写道:“也许,这对您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心底一件极为重要和感动的事。”

  

  毕业时,学生给吴老师的留言

  成绩突出,但更重要是

  引导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

  远隔万里而来,这些来自连云港的老师为这所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学校带去了什么?

  除了高三连云港班100%的本科上线率和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高一连云港班的援疆老师,则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的改变。 今年40岁,来自连云港海州高级中学的后勤部副主任郝园园,到苏港中学后除担任信息技术老师外,还担任学校的总务主任。他参与管理学校的后勤工作,每天要去食堂验菜,查验卫生,监督学生的宿务及学校设备的维修维护等。 在课上,郝园园发现,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有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于是他先从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内容教起,手把手地教Word、Excel、PowerPoint的操作。他还采用小组学习法,在每节课开始前,提出这章节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之后各个小组间进行评价和提问,最后再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操作和讲评。 郝园园上课时,当地有两位信息老师也跟着听课学习,之后把经验交流介绍给更多的老师。 学校有一位叫沙木盖的男孩,是哈萨克族男生,喜欢踢球,郝园园和他在球场上“因球结缘”。不但切磋球技,沙木盖也会将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困境告诉郝园园。如果考试没有考好,或者遇到其他烦心事,他也愿意和郝园园交流,寻找解决办法,俨然一对“忘年交”。 苏港中学高一连云港班班主任、政治课老师李静文来自赣马高级中学,她主动报名参加了这次援疆行动。去年8月份出发前,6岁的女儿舍不得妈妈,一直哭着问她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她还是毅然远赴霍尔果斯。

  

  援疆老师吴志标、王娜与王荣清(从左至右)

  李静文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课堂都会记笔记,但缺少层次和重点。她调整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重点,反复提醒他们将补充的例子记在书上。此外,每章节结束后,李静文还会让学生自己制作知识框架图帮助记忆。一学期结束后,她所教课程的学生成绩有了大幅提高,学生们也兴奋不已。

  经过上一学年的努力,高一连云港班的教学质量、学风建设在年级中树立起良好示范标杆。 紫牛新闻记者从苏港高中援疆副校长、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李锦东处获悉,高一连云港班对比本校同类、同生源班级的以高考标准组织的期末考试成绩,年级前十名人数是对比班3倍,前二十名尖子生数是对比班2.4倍,模拟本一本二上线数都高于对比班。 除了学习成绩外,连云港班在学校运动会、义务植树等活动中,均有突出表现。

  江苏老师:此心安处是吾乡,

  荣幸于这一段援疆路

  如今,原高三连云港班的学生们已经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活。

  他们根据全班同学的高考录取学校制作出一份“19级连云港班蹭饭图”,地图上一所所大学对应着班里一个个同学的名字,分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这份“蹭饭图”成为毕业后联结全班同学的一个纽带,大家也把这份地图分享给了自己的连云港老师。 毕业后的学生,仍然保持着与老师的联系。周尔伊在大学里遇上高数课没弄懂的问题,还会“远程求助”吴老师。吴老师也很乐意继续为学生提供帮助,他会写下题目的解析过程,并用笔绘出图解,拍下来用微信发给周尔伊。

  周尔伊告诉记者,同学们不止一次商量要回学校看看几位老师。

  这个班的学生为三位援疆老师每人写了一首小诗,并以朗读的方式送给三位老师。 在给吴志标的小诗中,学生们写道“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贡献/三尺讲台/展现不出您无限的风采/短暂分离,抹不掉我们美好的回忆/走入未来/我们共筑六月辉煌……” 在送走这一届高三学生后,王娜既为这些年轻人奔赴新的前程感到高兴,也感受到了与这些可爱学生分别的离愁。她写道:“天山的雄伟、大漠的浩瀚、草原的广褒、边关的繁华,给了我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荣幸于这一段援疆路,让我由衷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践行了援疆工作的神圣使命。感恩于这一生援疆情,我将永远铭记我的这群边疆学生,永远铭记我的第二故乡霍尔果斯,永远铭记这份横跨祖国东西万里之遥的支教情!”

  紫牛新闻记者|万承源张凌飞紫牛新闻见习记者|艾陆琦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