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如何攥牢农业“芯片”?江苏种业振兴高峰论坛热议产学研发展
2021/11/21 20:2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国家农业产业竞争力。11月20日,江苏种业振兴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的专家齐聚一堂,探讨江苏种业现状及如何振兴发展。

  “十三五”以来,全省共选育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00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433个,17个水稻品种列入农业农村部超级稻名录,培育畜禽新品种15个,居全国第二;目前全省共保存农业动植物资源6.8万份,占全国11%。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俞卫东介绍,江苏虽然是全国农业科教大省,但种业科研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还有待提高。

  “我国是生物技术研发大国,但不是核心技术策源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2010年以来,中国在农作物生物技术领域发文量位居全球第一,高质量论文排名第二,但缺乏基因编辑原创技术,商业化育种机制尚未形成。他认为,技术创新将引领生物种业的发展,应当创新机制,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打通种业上中下游。

  “粮食科技需要协调多方面。”中国水稻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说,政府关注口粮安全,农民关注种粮效益,居民关注吃饱、吃好、吃得安全。他认为,目前我国水稻品种数量井喷,但能同时满足种植、加工、消费三方面需求的品种不多,“从种子到筷子”的全产业链模式尚未形成。

  “品种改良利用是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关键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认为机械化、绿色、高效利用是发展趋势。他提出,应当选育适合不同种植制度的机械化生产、资源利用高效、抗逆抗灾、适合稻田综合种养等的水稻品种。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布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申报指南,旨在提高我省种业创新能力,促进核心种源供给安全。“近年来,我省科研机构和种业企业合作取得不少成果。”江苏省种业协会会长张坚勇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但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企合作要基于企业实际,选择特色的合作方式,发挥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专精特新”是江苏种业企业的发力方向。

  目前,江苏正抓紧编制《江苏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意见》,重点实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种业创新攻关工程、企业主体培育工程等种业“五大工程”。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战略合作等一系列签约仪式,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融合。

  交汇点记者 王静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