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激活经济“毛细血管”,看江苏如何深化中小微企业产改
2021/09/05 22:40  新华报业网  

  争取在三年内,发展一线职工党员20名,培育10名缝制高级技师,40%的企业成立首席技师工作室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定,一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外来职工子女义务制教育100%安排入学……这是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制定的三年产改量化目标,面向园区2500多家企业、20多万从业人员,其中,中小微企业约占88%。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江苏落地实施3年多,如何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怎样推动产改不断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就是必须做好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产改这道“必答题”。江苏将“解题”的“突破口”选在了叠石桥家纺等特色产业集群,意在由点带面,打通产改最后一公里。这是作为全国产改全面试点省份的又一探索,日前,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的产改经验还上了全国产改专报。

  善用一个“联”字诀

  数量超过300万家、占企业总数超九成、吸纳城镇就业超八成的江苏中小微企业,如同经济的“毛细血管”,推动产改在这些企业有效落实,难度可想而知,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制造大省、外贸大省,江苏拥有众多特色产业集群。一个产业集群,通常汇聚了一条产业链上下游数以千计的中小微企业,以之为推进中小微企业产改的“突破口”,可谓“纲举目张”、找准了方向。目前,产改工作在江苏叠石桥家纺、邳州木制品、宜兴陶瓷、丹阳眼镜等特色产业集群正积极推进。业已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中,重要一条是善用一个“联”字诀。

  不同于产改基础好的国企、民营大企业,普遍百把人、最少几个人,职工文化水平偏低、流动性较大,企业发展稳定性较弱的中小微企业,推动产改的难度显然更大。

  “面对产业规模庞大与从业人员分散、产业转型需求与技能水平不均的双重矛盾,叠石桥家纺产业园产改刚启动时,说实话我们心中也没有底,困难重重。”南通市海门区总工会劳动和经济技术工作部部长王忠坦言。推动园区产改的主体是谁?小微企业众多,力量薄弱,改革如何落实?产改举措能否得到企业行政的支持?……一连串问题都亟需答案。在省、市产改办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边摸索、边总结、边实践、边思考,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一整套制度方法,即“九联机制”,从产改指导、提高认识、技能培训、创新引领,到职业评价、考核奖励、集体协商、保障服务等,无一不体现一个“联”字,形成了改革链式效应。

  去年初,由园区党委牵头挂帅,工会联合多部门设立了家纺行业产改指导站,从行业层面规划、协调、推进产改工作,同时组建了由人社等单位工作人员和6家企业工会主席共22人的指导员队伍。这几乎是行之有效的江苏产改联席会议制度在产业集群的“翻版”。

  因为既小且微,所以才更需要“联”,更需要党政部门、工会走到中小微企业产改的“前台”,统筹各方资源,协力推动企业落实产改主体责任,充分调动起广大产业工人的改革积极性。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产业集群的许多产改措施都在行业层面展开。拥有工贸企业近2000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的丹阳市眼镜产业集群,筹建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激励基金,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行业创新梯队。每两年评选一次行业十佳职工技术“金点子”、十佳先进操作法和十佳合理化建议,推动“金点子”在行业内的成果转化、参与分配和推广运用。

  打通技能成才路

  提高技能本领,是产业工人最根本、最持久、最可靠的获得。通过产改提升中小微企业职工的技能本领,打通他们的成才之路,让他们感到在中小微企业同样有前途,这关系到企业能否栓人留心、产业能否提档升级。以师徒绩效同步考核制创新师带徒培训制度,围绕企业所需、职工所盼开展菜单式培训和技能竞赛,推动建立行业职业资格认定……来自江苏产业集群促进工人提能增技的产改经验层出不穷,尽显民智。

  采访中,南通大岛纺织品有限公司绣花工金玉琴给人印象深刻。这位“90后”安徽打工妹,工作仅三四年就凭借着熟练的绣花技艺夺得海门“绣花状元”称号,去年还成为南通市劳模。

  只有初中文化的她,第一位师傅其实是进大岛做绣花工时间更早的妈妈。“我上学期间每次探亲,在车间就跟我妈后面看着玩,后来自己上岗时学得自然稍微快一点。”金玉琴说,机器绣花一般几个月都能学会,但想学精,能在工艺上提出合理化建议,起码要下几年苦功夫。作为技术尖子,金玉琴也带起了徒弟,连同样在大岛做绣花工的丈夫都是她带出来的。“现在实行师徒绩效同步考核,徒弟生产中出现差错,师傅也要承担一点责任,当然,如果带得好,年底也有一定奖励。”金玉琴说。

  日前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打造全球知名的高端家纺产业集聚地,这无疑对家纺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叠石桥家纺产业园产改指导站指导员黄海芳介绍,园区已建立全工序、全链条、全周期培训计划,覆盖缝制等10个工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和职工需求,实施菜单式培训,目前已培训职工1800多人次。还与东华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每年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工人200多名。

  南通心愿家纺有限公司去年成为叠石桥家纺产业园首批获得职业等级自主认定资格的企业,工种是缝制工。公司工会主席张美华对记者说,获得资格的当年,公司就对新招员工开展了职业等级认定,发了一批证书。“中小企业也有资格自主认定职业等级,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会激起工人更大的上进心。”目前公司缝制高级工数量占比达70%。

  宜兴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丁蜀镇,900多家陶瓷企业吸附从业人员超10万。据镇党委副书记周兵介绍,宜兴陶瓷产业在丁蜀成人技术学校构建了融各项陶瓷职称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陶艺交流、技能大赛等为一体的小微企业产业工人技能实训基地,开设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人文陶瓷艺术高研班等专题培训班,至今培训8300人次。

  撑起维权保护伞

  产改的目的是促进产业工人全面发展。与“赋能”并重的,是“维权”。通过开展高质量的集体协商,健全中小微企业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给予他们更多关怀,兜牢基本保障的“底”,让他们更有获得、更有尊严,这些都是江苏产业集群产改的聚力点。

  “邳州板材家具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已成为在全国都叫得响的一个品牌。”邳州市总工会副主席、木制品行业工会主席何宝华说,2019年木制品行业确定为省产改试点单位后,协商重点转向能级工资、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薪酬待遇、“五小”发明创造等,无论是协商的内容还是协商的实效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记者拿到一份该行业2020年度集体协商会议记录,四大议题除了例行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平均增幅外,还有工龄工资、薪酬激励机制两项。最终协商结果是:今年,行业最低月工资标准增加50元;工资平均增长3%;连续工作满1年的,享受每月80元的工龄工资;获各级劳模称号、“五小”创新活动成果被企业采纳、在市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企业都给予数目不等的奖金。该协议覆盖了行业3016家企业、超过15万的直接从业人员。

  此次协商的企业方首席代表、徐州金河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君说,尽管板材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毛利率低到2%、3%,但这么多年的集体协商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白,要想留住员工,企业肯定要承担责任。协商成果使得企业有了可参照的行业标准,从长远看对所有企业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黄海芳表示,在叠石桥家纺产业园固定就业的外来职工子女百分百安排入学,这一条成为园区产改硬约束目标,“底气”来自园区已规划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小学。“道理很简单,不解决好‘新叠石桥人’急难愁盼问题,就难以真正做到稳心留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吉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