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清明小长假游客“井喷”开了好头 旅游复苏之路怎么往下走?
2021/04/06 21:41  新华报业网  

  盼旅游复苏,南京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去年“求报复”刷爆全网。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报复”终于来了——根据景区统计,小长假前两天客流分别为2.2万和5.1万人次,4月4日当天客流创历史新高。

  “补偿式出游”热情高涨,大江南北各景区景点都是人山人海,客流井喷。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和电信令数据测算显示:4月3日至5日,全省接待游客总量达1910.87万人次,文旅消费总收入达107.76亿元,较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5.03%、8.10%。全省文旅市场呈现稳步复苏的良好态势,为接下来五一、端午假期释放强烈的“预热”信号。

  旅游复苏这盘“大棋”开了好局,但要想行稳致远,光是靠游客“报复”还远远不够。清明小长假期间,记者深入各大景区景点寻访“复苏密码”。

  “补偿式出游”疫情后首次井喷

  “好久没这么痛痛快快玩一次了!”4月4日中午11点,南京总统府景区售票处排起了100多米的长队。山东游客时女士对记者说,“憋”了一年多,终于能带孩子出趟远门了。由于没在网上提前订票,她们10点多就开始排队。尽管景区大门内外人山人海,但大人小孩的脸上满是快乐的笑容。

  记者在南京总统府官方微信号的“实时客流”数据上看到,景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6400人,实时在园人数为5733人,游览舒适度显示为“拥挤”。

  其他景区也纷纷迎来了久违的“拥挤”。玄武湖公园内,百花闹春游园活动正在进行,樱洲绿樱,梁洲紫藤、杜鹃,情侣园的郁金香、牡丹等花卉处于盛花期,加上天气晴好,清明小长假期间游客量出现“井喷”,基本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据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清明小长假3天期间,南京市4A级(含)以上景区共接待游客225.64万人次,同比增长 159.53%。其中,中山陵景区、夫子庙景区、玄武湖景区、总统府景区、雨花台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七大热门景区接待178.7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9%。

  “我们民宿共有42间房,在假期前就全部都被预订出去了。客人大部分是南京本地人,也有部分是外地游客。再加上天气很好,不少人来这边的景区游玩。”溧水花迹无想山居工作人员小周说。清明期间,南京乡村民宿预订火爆,一房难求。公塘头民宿、良竺艺术农场、高淳枕松度假酒店、溧水无想山居等民宿早早被预订,清明节假期前两日的入住率将近100%。

  在旅游业内人士看来,清明小长假出现游客“井喷”并不意外。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旅游业首当其冲遭遇“寒冬”。之后虽然疫情逐渐缓和,但在跨省游、团队游、限客流等限制禁令之下,游客不敢出远门,景区不敢“太拥挤”,旅游复苏之路上羁绊多多。今年以来,在江苏本土零新增确诊、疫苗接种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旅游业开始加速复苏。

  牛年开春后,不断传来的“春消息”持续催热清明小长假——从3月16日零时起,低风险地区人员可凭健康码“绿码”在全国区域内自由通行,无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月31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通知:A级旅游景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游客接待上限不再按75%的比例统一限制。

  飞猪联合夸克发布《清明假期出游报告》显示,清明“补偿式出游”需求强劲,带动旅游市场在疫情后首次出现井喷势头,清明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450%,已超过2019年同期。超过3小时的跨省长线游也恢复增长,预订量同比涨超200%。从城市维度来看,上海、北京和广州成为最热门的出游目的地,南京跻身全国榜单第8位。

  “精品IP”成复苏引擎

  纵观此次全省各地各景点推出的小长假文旅“套餐”,不难发现,打造精品“文旅IP”成为行业复苏振兴的重要引擎。

  近有水幕灯光秀摇曳生姿、远有全息投影出的“茅草屋”跃然湖上,再伴有琴师拨弦、芦苇摇曳,游客穿梭其间,360度地沉浸在“禅意”场景中,既是欣赏者又是体验者……让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无锡拈花湾抓住“夜经济”这一突破口,打造互动项目《禅行》,在清明小长假大放异彩。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景区市场部经理吴彬表示,《禅行》将拈花湾夜间魅力充分释放,同时更助力景区摆脱了传统的门票经济。目前,景区住宿餐饮等二次收入比重已超过63%。

  三天小长假,荷兰花海景区共接待游客29.9万人次,位居盐城市各景区接待量第一。该景区三天综合收入3274.63万元,人均消费达110元,比2021年春节小长假人均消费高出26元。盐城市大丰区文旅局交流推广科科长张帆表示,当前自媒体、短视频走俏,全球美景点点手指尽在“眼前”,传统景区如果不创新打法,很快就会引起游客审美疲劳,只有真正高品质、高水准的产品才能满足游客日益“挑剔”的眼光。

  荷兰花海景区在全省“赏花风潮”中表现抢眼,离不开特色IP的打造——花鼓舞、广场快闪、卡塔卡舞等极具特色的风情歌舞表演,引得游客拍摄分享;花车、花船巡游数量与种类大幅增加,水上特技表演惊险刺激,新增“只有爱”“阿拉丁神灯”“绿野仙踪”“动物森友会”等十多种主题花境赚足眼球,招徕游客尽情“打卡”;此外,以及每天一场名贵花草拍卖等一系列精品产品也让游客全方位体验“花魅力”。

  江苏文旅从业者清醒地认识到,“补偿性出游”的热度只是暂时的,随着人们审美标准和要求的提升,旅游消费市场已从单纯的流量红利转为内容红利,高品质、特色化的“文旅IP”是获得游客青睐的首要标准。一个成功案例是,2019年,唐妆扮相的“不倒翁小姐姐”红遍网络,冲着这十几秒视频的吸引,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潮涌进西安,一睹“大唐不夜城”的风采。

  “这就是文旅IP的力量,它能带来流量,更能牵动我们的情感,承载文化价值和精神情感寄托的项目,往往能获得更多机会。” 无锡鼋头渚景区市场拓展科的陆晖说。今年以来,鼋头渚深挖樱花文化打造“古风IP”,将盛唐文化融入赏樱游园之中,以演艺、戏曲、书画、互动等方式最大层面的展示中国樱花文化的独特魅力。景区观察发现,清明小长假期间,身着古风服饰,一边游园一边自拍视频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为提升体验感,今年,景区还大规模升级夜赏樱花的灯光亮化效果,加入虚拟环境营造,配合国潮樱乐、兰苑雅戏等活动,把古风赏樱推向高潮。樱花谷则利用数字技术,邀请游客与樱花仙子共舞,影像交织中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视听盛宴。

  “复苏初期,‘补偿性出游’确实会为传统景区、热门打卡地吸来首批流量。但想要持续吸粉,光是求‘报复’远远不够,要靠行业主体主动作为、自我革新。”省文旅厅相关专家表示,疫情加速了文旅业的变革,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体验的旅游产业,进一步升级为景区文化的符号,是文化旅游项目IP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真正打赢旅游“复苏战”的关键。

  把“复苏期”变成“升级期”

  “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坚持开展‘VR云游’项目,让游客突破时空限制实现360度观景体验。”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工作人员李林格说。当时,还有人质疑“云游”不赚钱,对景区没什么实际帮助。但在今年清明小长假,“云游”积累的好口碑和大量粉丝,终于流量变现了。很多外地游客反映,之前在手机屏幕上看到了佛顶圣境的壮观,这次专程来感受“春牛首”。

  疫情不是“休眠期”而是“练功期”“升级期”——位于常州的江南环球港世界港口小镇感受尤为深刻。江南环球港副总经理张莉介绍,清明期间客流创历史新高,最高日营收超2019年50%以上。强势复苏的背后,景区利用疫情淡季苦练内功,提升品质,对明星产品龙眼摩天轮实现灯光升级改造,成为吸睛利器。结合季节特点,未雨绸缪打造樱花胜境,终于一举“引爆”小长假。

  池塘边,杨柳吐青,石块上搁着铁锅,孩子捡柴生火,爸爸忙着淘米、切香肠片,妈妈挖来野菜洗净下锅……4月5日,仪征市天乐湖景区总经理张兴香一口气发了10多组亲子野炊和儿童乐园的照片和视频,引来一片点赞。“疫情让景区大伤元气,也帮助我们争取了‘闭关修炼’的时间。”张兴香说,去年天乐湖花费30万元购买在线辅导课程,邀请专家网上远程授课,一起谋划“后疫情”旅游产品开发,增设了野炊亲子游乐项目,规划建设萌宠互动乐园等。自3月1日推出自助石锅饭体验后,景区“小高峰”不断,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依然有6000人次的客流量。

  清明小长假带来了客流更带来了思考,很多景区已经在琢磨怎样把“复苏期”变成“升级期”。对比2019年,南京大吉温泉度假村今年清明期间营收增长127%,剔除温泉营收板块,营收增长80%。分析发现,消费增量主要源于新推出的主题温泉房、卡丁车体验、风筝赛、蒙古包里“铁锅炖”等项目。“未来方向就是打好生态康养营地体验牌,跳出温泉依赖,迎接市场全面回暖。”大吉温泉度假村经理李静说。

  “下一步,‘旅游+’要变成‘+旅游’”,常州中华恐龙园总裁办公室主任蒋建说。清明期间,景区积极练兵“科普+旅游”新业态,打造科普课堂,推出恐龙盲盒趣味文创、“小小馆理员”儿童职业体验等项目,吸引了大批“小手牵大手”游客群体前来打卡。如今,以红色研学、卫生防护、环保教育三大主题为特色的中华恐龙园全新拓展营地重磅开营,未来跨界融合的步子只会“越跨越大”。

  “清明小长假是个练兵,真正的大考还在后面。”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战略中心副主任何雨提醒,千万不能因暂时“回血”而有坐享其成的心态。旅游复苏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所驱动的。顺应消费升级大势,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文章。在产业链上,要打造富有地方气息与性格的文旅生态;在产品上,要有精品思维、长线思维;在服务上,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重大节假日前科学评估,预研预判,提前谋划,做好应急预案,同时还需绷紧防疫弦,才能在全面复苏之路上争取主动,行稳致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庆 王梦然 王世停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