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后疫情时代”,怎样激活研学旅游市场
2020/12/17 21:19  新华报业网  

  “未来几年,中国研学旅行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又将面临疫情等因素的持续冲击。”12月17日,在由省旅游协会和宜兴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江苏研学旅游发展论坛”上,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的这番预判,引发与会人员的认可与思索。

  江苏是教育大省和旅游消费大省,新形势下,如何激活潜力无限的研学旅游市场,成为“后疫情时代”我省进一步复苏旅游经济和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疫情让“千亿级”市场按下“暂停键”

  研学旅游发轫于欧洲,成熟规范于日本,1946年“修学旅行”就已纳入日本正式课程。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研学游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旺盛,发展速度较快,内涵也在逐步丰富。2018年教育部等11部门颁布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发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产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曾博伟拿出一份数据:青少年占全球游客总量的20%。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人数超过2亿人,假设一半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包括一两日游的春假、秋假以及寒暑假出游,这一市场容量都不可限量。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调查,8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10000元的比例占8成。估计未来3-5年,研学旅游市场将达“千亿级”规模。

  研学旅游热同样反映在供给端。16日,记者驱车走访了龙池山自行车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滨湖公园等宜兴几个景区,看到景区内纷纷搞起了研学旅游点和项目,大多是一两年内开始的。

  当天是周四,在位于宜兴龙池山游客集散中心内的研学拓展中心里,几名来自上海浦东的游客正在老师的辅导下体验紫砂的制作。项目负责人研学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宗鸣告诉记者,在玉女潭和龙池山两个研学场地,学生可以进行紫砂陶艺、青瓷、竹筷、折扇、灯笼制作,春天还可以体验采茶,仅去年就有几十所学校的2万名学生前来研学旅行。

  今年一场突发疫情,给千亿级研学旅游市场按下“暂停键”,但给行业带来一次“洗牌”机会,也让亲近自然、寓教于游的研学旅游更被接受。面对“后疫情时代”旅游业期待全面复苏的现状,省旅游协会会长张卫国表示,“适应旅游消费的新需求、促进旅游产业的新融合、创造旅游供给的新业态、建立文化自信的新时尚,发展研学旅游正当其时。”

  警惕研学游过热,走向“精耕细作”

  不过,随着研学旅游热起来,给行业带来了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跟记者同行的一名南京旅行社负责人就“戏称”:“现在朋友圈全在做研学游,蝴蝶博物馆‘摇身一变’研学点,以前的房车营地现在改个名字就叫‘研学营地’。”

  这样的“过热”同样引发业界的警惕。价格虚高、名不副实、卖弄噱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发展。比如有的旅行社通过“中间人”打通关系与学校合作,一些研学项目“中间人”的返点就高达20%-30%;还有一些研学游承办机构甚至都不具备相关资质。

  从学校层面,对于研学游的态度也不一。论坛上,很多业内人士都提到,在课程形式上,有的学校还停留在春、秋游的层面,认为只要把学生带出去旅游一趟就算完成了任务,结果导致“只游不学”,有的学校则是把学生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学习,结果造成“只学不游”。

  在曾博伟看来,研学旅游亟需从“粗放发展”走向“精耕细作”。他举例说,不能将组织中小学生旅行团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等教育资源观光游,就等同于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的载体是旅行,核心是研学,关键是针对特定市场,通过课程将现有的文旅资源、旅游产品从研学角度做新的开发与组合,增设新内容。比如,绍兴开发的“跟着课本游绍兴”、河南少林寺将武术培训与旅游相结合都是很好的尝试,这方面,文旅资源、教育资源丰富的江苏有着天然的优势。

  “课程设计研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研学旅行课程不仅仅只是走出校门这么简单,还要做到游、学兼备,并分学段、分年龄段设计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国休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无锡市旅游协会会长王洁平表示,这就要求课程既满足教育规律、又要符合市场逻辑,还待各方合力开发。

  完善“研学+”供需产业链

  比照欧美国家,目前我国研学旅行的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激发出来。那么,未来如何在课程设计、师资配置、服务细节、安全保障等方面深挖,形成完善的供需产业链,推进研学旅游迭代升级?

  清理行业乱象,研学旅游运营主体的规范化迫在眉睫。与其让市场“野蛮生长”,不如让国企担纲运营,推动研学旅游全域覆盖、优势融合已成为业界共识。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于去年新组建的全资国企。短短一年多时间,开发推出了“陶与远方”“茶洲筑梦”“竹海探幽”“溶洞猎奇”等八大类研学课程,目前宜兴已形成各类精品研学线路80多条,开发各类户外课堂100多个。

  “我们的目标是打通一条服务定制、全民皆宜的‘研学+’产业链。”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董事长王忠东认为,作为“教授之乡”“书画之乡”,宜兴把研学旅游当作“基点”,打造“城旅”金牌课堂,可延伸研学高端定制化服务,开展产业研学,提升社会不同群体的“研学+”辨识度,逐步实现从“研学旅行在宜兴”到“素质教育在宜兴”的全民转换。

  宜兴的实践与目前研学旅游从国外到国内、从单一到多元、从浅表到深层三大趋势相契合。王洁平指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研学旅游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景区、协会等合力推进,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条,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和评价体系。论坛当天,省旅游协会发布江苏研学旅游服务与管理规范,对研学旅游示范区的基本条件、设施与服务、安全管理、认定与推广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专家认为,面对适应新常态、拉动新消费的现实要求,发展研学旅游还需着力解决好现实存在的“学”和“行”脱节的问题,最终提高研学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交汇点记者 付奇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