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长三角这一周|疫情防控不松劲,经济发展不动摇
2020/04/18 19:23  新华报业网  

  当前,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

  本周,长三角三省一市继续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出实招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力需求逐渐恢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危中抢机、化危为机。

  1

  严防死守,毫不松懈做好精准防控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境外输入和个别地方本地疫情交织叠加,要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本周,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毫不松懈做好精准防控。

  巩固防控成果,既对人民群众有益,又可为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自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深刻认识外部环境变化,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工作,被多次提及。

  上海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抓好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管好校园门,做强监测哨。外防输入上更加精准严密,加强预判预警,完善预案准备,压实全流程闭环式管理。内防反弹上不大意,企事业单位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各类学校实行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持续引导广大市民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在完成援鄂抗疫任务后,江苏援鄂最后一批医疗队4月13日从武汉乘机抵达南京禄口机场。

  乐涛摄

  本周,江苏省委常委会暨省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一方面,按照中央的分析判断,清醒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确保思想上不松劲、不懈怠,做好应对境外疫情持续输入对全省疫情防控带来更大挑战的思想准备。

  另一方面,“有力有序办好自己的事情”再次被强调。强化工作落实落地,及时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特别是要认真落实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继续优化城乡社区防控各项措施,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和医疗救治体系的作用,持续扎密扎牢疫情防控网。

  除了高度关注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潜在风险、严格落实“健康码”准入管理机制,浙江强调,对于境外疫情多点输入带来的失管脱管漏管风险,要严密防范。

  特别是沿海市县要落实属地责任,查找和补齐水路入境口岸防控短板,增强防控能力,加强对海上渔船管理工作,构建“从国门到家门”的多层次全方位防控链条,最快时间做到应查尽查、应核尽核、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坚决守好海上“大门”。

  在安徽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常态化疫情防控也是关键词。安徽还强调要强化环鄂防控联动,加强与湖北及环鄂其他省份的信息沟通共享和防控措施协调,有序做好湖北籍人员外出来皖就业、安徽滞留在鄂人员返程等工作,在人员管控、健康码互认等方面做到政策统一、标准一致。

  2

  促复工稳就业,瞄准新经济新产业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决不能放松,经济社会发展也决不能放松。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本周,促复工稳就业、发展在线新经济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政务服务……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疫情期间,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远程办公、在线买菜、网上云游览等在线新经济。上海就将目光瞄准了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周,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公布了上海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的12个重点。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这份方案明确:集聚“100+”创新型企业、推出“100+”应用场景、打造“100+”品牌产品、突破“100+”关键技术等行动目标;实施智能交互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行动等6项专项行动;落实加大统筹协调、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公共服务等5条保障措施。

  特别是12大发展重点,可以说每一项都直击在线新经济的热门产品。

  比如无人工厂,上海的行动方案明确,将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聚焦发展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

  工业互联网方面,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建设企业专网,建设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此外,远程办公、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等,针对这些在线新经济增长点,每一项都有政策引导。

  本周,上海召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推进大会,主题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

  何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推进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作了回答: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是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牵动着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牵动着长远发展大局。

  简而言之,就是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在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上下功夫。

  具体包括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以数字化方式展现城市全景,依靠技术手段进行智能管理、高效处置,智慧精准预警预判预防风险隐患,提升在线办理率和全程网办率。

  可以说,“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这两张网实际上也是在提高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提供强大支撑。

  再来看江苏。“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截至3月31日,江苏全省220个重大项目开复工数量、用工人数、完成投资额均达到或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新项目开工率已经超过去年同期。

  而从一季度浙江外贸成绩单也可以看出,3月出口快速回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逆势增长。

  3月当月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2281.6亿元,同比增长9.5%。一季度,浙江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占全国总值的9.6%、13.2%和5.8%,份额分别提升0.1、0.1和0.5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2531.6亿元,收窄20.7%。

  可以说,3月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上下一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疫情防控不松劲、经济发展不动摇。

  复工加快就业稳。

  本周,江苏省政府召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把疫情对就业影响降到最低,切实维护就业大局稳定。

  比如,最大限度用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政策,推进各类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复业,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发展。

  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会议也进行了专门部署。促进农民工尽快返岗,巩固稳就业的底盘,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突出稳就业的关键。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作用,兜牢稳就业的底线。

  在就业方面,安徽省则关注新型学徒制培训,提出2021年底前力争培训2万名以上企业新型学徒。

  安徽省人社厅、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支持各类企业面向技能岗位新录用职工和转岗转业职工,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徒制培训。

  对经审核备案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由企业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培训合格人数给予定额补贴。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该规划是国家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也是安徽省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实际上,近年来,在推动中部崛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中央就提出“中部地区要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要求。

  今年3月,安徽省印发《关于推动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新兴产业集中区”要努力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实行“省支持、市管理”体制,挂“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牌子。

  本周,皖江江北、江南两大新兴产业集中区正式揭牌,可以说是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的重大举措。

  隔江相望、同时揭牌的两大新兴产业集中区各自有何特点?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按照产业规划,总面积200平方公里的江北产业集中区,以电器及电子信息、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

  根据初步发展目标,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则按照“承接新兴产业布局转移优选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样板区,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新城区”的目标定位,坚持产城一体、三区协同,建设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3

  化危为机,各地打出“交通牌”

  交通建设,成为本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热词。

  抓交通有助于扩大投资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和经济,因此长三角三省一市都将其作为化危为机的策略。

  更不用说,抓好交通也是推进现代化和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周,上海市代市长龚正调研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和北横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途经宝山、杨浦、浦东,建成后将成为南北向轨交大动脉,改善市民出行,因此备受上海市民期待;北横通道是上海东西向重要通道,它的早日全线贯通也是人们的热切期待。

  “充分发挥重大工程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前期工作快推进、新建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早日造福全市人民。”龚正说。

  对江苏来说, 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这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工作之一。

  本周,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题调研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强调把握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紧扣率先建成交通强省目标,持续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前,江苏交通强省建设已经开局起势、迈出关键一步。如何把握率先建成交通强省的战略目标,把交通建设“窗口期”变成江苏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娄勤俭指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关键在“系统性”,要在国家规划的框架下,结合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在构建海陆空国际大通道、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完善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环沪机场群等方面加强系统研究。

  同时,要更好地服务省内一体化发展,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做好四个“紧抓”:

  紧抓重大项目推进,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和计划项目开工,形成滚动发展态势;紧抓重要规划事项落地,加快推进淮安空港、徐州国际陆港、通州湾新出海口等规划建设;紧抓重点惠民工程实施,推动城市以及城际、城乡之间公交网络建设,以交通建设带动产业富民、助力脱贫攻坚;紧抓交通安全治理,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筑牢交通安全的防线。

  本周,推进交通强省建设也是浙江的一件大事。

  浙江省召开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提出持之以恒大抓交通、抓大交通,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更好发挥先行官作用,为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到2022年的三年是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极为关键的起步期,是杭州亚运会筹备的冲刺期,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出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期。

  可以看出,以迎亚运为契机,浙江将集中力量谋划打好综合交通三年大会战,为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打下决定性基础。

  其中,不乏大手笔工程。

  比如全面推进“九网万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干线铁路网、现代公路网、水运网、航空服务网、轨道交通网、能源管道网、快递邮政网、综合客货枢纽和城乡绿道网,三年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实施“十大千亿、百大百亿”工程,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局中谋划推进,加快建设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交通项目。

  撰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卢晓琳

  素材来源 新华日报 交汇点新闻 视觉中国 上观新闻 浙江新闻 安徽发布

  值班主编 郁芬

  编辑 卢晓琳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