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耳朵经济”,成为下一个风口?
2020/01/17 21:24  新华报业网  

  上班路上听听电台、散步时听听音乐、睡前听听有声书……不论是纯粹的音乐软件,还是包罗万象的在线音频平台,以声音为载体的“耳朵经济”已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如影随形。近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专题研究报告》预测: 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预计增幅为10.8%。

  如此庞大的潜在市场,意味着“耳朵经济”与“眼球经济”一样,未来仍充满着无限想象。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听,是学习,更是陪伴

  在视、听、嗅、味、触这“五感”中,听,解放了双手双脚、不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听,是这个信息过剩时代中“高性价比”的学习方式。

  绘画专业出身的墨宇一直对心理学有着强烈的热爱,她分享说,早上洗漱打扮的时候,常常把心理学有声书当作“BGM”(背景音乐),陪自己度过愉快的清晨时光,“有的知识点,看书觉得枯燥无味,可听播主讲就很有意思。”

  同样是学习,有人用“听”来满足兴趣,有人用“听”来查漏补缺。有声读物的资深用户小菁回忆,听书几乎陪伴了自己整个考研生涯,“平台上的短课程非常节省时间,又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填补一些知识盲区。”

  不难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在说起音频平台时都提到了“陪伴 ”。相关报告显示,晚间18—23点是在线音频用户最活跃的时间段,有40.8%的用户选择在睡前听一章故事、听一段相声,既满足了休闲娱乐的需求,又放松了身心。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郑丽勇看来,在线音频使用的场景越来越和用户的日常休闲生活紧密相联,正是因为信息过度饱和的移动互联网本身具有“声音基因”:“声音的陪伴属性,让耳朵经济在碎片化的移动场景里更有优势。”在做家务、通勤、锻炼等移动场景中,用户对音频的需求显然高于视频与图文。

  眼下,一个人、一部手机,就是很多人的生存常态。蜻蜓FM的副总裁郭亮在一次演讲中就这样阐释“耳朵经济”生机勃发的原因:“当年都市化汽车导致交通拥堵,造就了传统电台的高峰;自世代的原子化、手机化生存,也造就了耳朵经济。”

  听,如何保质又保量?

  任意点开一款在线音频软件,五花八门的垂直分类让人眼花缭乱。平台甚至帮用户预设了收听情境,如“雨天必备”“浴室专用”云云。在主打草根与社交属性的荔枝APP中,有一项名为“耳边女友”的话题,浏览量已突破十万。

  丰富的品类能为平台引流,可参差不齐的音频输出质量却也着实“劝退”了一批老用户。曾在得到APP上购买过薛兆丰经济学课程的王睿就感觉,课程内容越来越“水”。据一位曾去得到APP求职的学生透露,平台有一个庞大的“读书团”负责看书、总结和提炼观点,虽然大家水平都不低,但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更有部分平台上,一些直播举着ASMR(耳音、颅内高潮)的旗号,打软色情的擦边球。

  “在线音频行业正面临着三大痛点:内容审核、内容同质化和版权问题。”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内容为王”的成本很高,这对于音频平台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目前,音频行业的“三巨头”——喜马拉雅、荔枝、蜻蜓都打出了各自的“内容扶植牌”:荔枝举办音频直播大赛、年度声典等活动大力挖掘优质主播;喜马拉雅推出了“万人十亿新声计划”,投入了3个“10亿”,从资金、流量及创业孵化三个层面全面扶植音频内容创业者,竭力帮助创作者变现;蜻蜓也宣布了3年10亿现金扶持的主播生态战略,重金孵化潜力主播。

  此外,版权纠纷、内容低俗等问题,也亟待行业监管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与主管部门责任的清晰划分。

  听,打造“声”态链,硬件是关键

  随着5G和AI的到来,我们已经步入了万物互联时代:打电话可以喊“SIRI”,智能手环监测每天的心率和睡眠情况,家电开关随时可以在手机端调控,而对于有着全场景优势的“声音经济”来说,这是又一个红利期的到来。

  “由于市场饱和、受众固定,想要进一步拓展音频内容很难。”郑丽勇教授认为,“声音经济”的未来在拓宽场景,而不在挖掘内容,“音频场景,可以直接界定为一切不能使用视频的场景,用声音联结万物。”

  2019年10月16日,荔枝“牵手”百度,与百度旗下的人工智能硬件品牌“小度”达成了双向合作:小度上线荔枝的海量音频内容,并首次尝试在播放的某个音频内容里进行实时互动。这一次合作,意味着从过去单向度的音频播放模式,进入了全新的“播放器+音频内容+实时交互”的“声”态闭环。此前,喜马拉雅与车厂、车载信息系统研发商等企业合作,推出小雅AI音箱;蜻蜓FM已内置于800万辆汽车和3700万台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中。

  除了播放端品类拓展,近两年来一直风靡的无线耳机热潮,也足以表明受众向既要方便又要音质的习惯转变。去年10月底苹果公司悄然发布新款无线耳机AirPods Pro,新增的主动降噪功能引爆了年轻的消费市场。

  各音频平台在硬件设备上的集中发力,耳机迅速的更新迭代,正在逐渐打通人与声的“最后一公里”。“当科技将用户、内容与设备真正连通时,声音的生态闭环才能最终形成,整条‘声’态链才能趋于完整。”郑丽勇说。

  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