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级市,2020年近六千失能人受益 江苏打造“如皋模式”:昔日长寿乡今成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地、推广源
2021/11/28 11:20  

  2017年11月,南通市如皋市政府出台《如皋市基本照护保险实施办法》(皋政规〔2017〕4号)等相关文件。如皋,成为了全国首个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又称“基本照护保险”)试点的县级市。

  截至2021年9月,如皋市每万人中有122人申请长期护理保险评定,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和资金保障。照护服务行业新增就业1500余人,服务机构服务收入近6600万元。

  “如皋的相关做法已经被省内外多地复制推广。”江苏银保监局相关人士表示,四年以来,如皋市医保、银保监、保险公司等部门多方协同,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护险“如皋模式”。

  什么是“如皋模式”?

  长期护理保险是独立于现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之外的新险种。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和延伸,照护保险与医疗保险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由政府财政托底,采用“政府补助+个人缴费+医保统筹基金”等多元化动态筹资机制。

  2017年,是“如皋模式”探索的起点。2017年11月,如皋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自2018年起施行职工基本照护保险制度,明确了参保对象、保费来源、保费标准等事项。

  随着探索的深入,2019年6月如皋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保险范围进行了升级扩面:参保对象为参加该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保障范围从重度失能扩大到重中度失能失智,从费用补助扩大到上门服务及辅助器具服务等方面;照护保险基金采取个人缴纳与统筹基金筹集、财政补助的方式共同筹集;参保人员享受不同照护服务的照护费标准等。

  江苏银保监局相关人士介绍:从2018年到2020,如皋市照护保险参保人员从25.27万人发展到118.18万人,增加3.68倍,而2021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22.75万。2019年,该保险有4435人次失能人受益,获得各项照护保险待遇1479.56万元。2020年,5895人次受益,获得各项照护保险待遇5865.95万元。2021年1—9月,2756人次受益,获得各项照护保险待遇5307.55万元。

  除了让县域更多的失能人员更快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如皋模式”的市场化运作一方面减轻了政府服务压力,另一方面推动了护理行业发展。

  从行业情况看,2018年长护险落地实施以来,如皋市新增医养结合护理院、居家上门服务公司和医疗康复机构等长期定点服务机构70家,服务机构遍布如皋14个乡镇。当前如皋市共有77家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为全市失能人员提供照护服务,新增就业1500余人,服务机构服务收入近6600万元。

  为什么在如皋试点?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失智老年人群的照护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试点,必然要考虑典型性、可推广性和可行性。

  2015年,南通市在全国率先“破题”,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独立的社会保险“第六险”,列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201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

  如皋市作为由南通市代管县级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38.12万人,占总人口的26.7%,其中80岁以上老人8万余人。

  同时,家庭规模的日益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日益空巢化,使得老人生病长期住院和照顾,给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传统的家庭照护将难以承担长期照护老人的责任与重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早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多位保险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涉及到长期护理保险,建议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受护标准。

  “如皋模式”,怎么做?

  长期护理保险“如皋模式”的顺利推进、有序运行,涉及三大主体:医保部门、保险公司、参保方。多方的协同配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正是“如皋模式”成功推行的关键。

  医保部门建立“定规—招标—监督”的管理模式。如皋医疗保障局等部门负责照护保险的经办事务,具体承办照护保险基金筹集、支付、结算等经办与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规范、购买服务、实施监管。除做好制度设计外,相关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公开招标遴选商业保险公司,确定由人保财产南通分公司联合国寿南通分公司、利安人寿南通分公司共同承办,承保份额为4:3:3。“共保体”负责长护险的服务建设与维护,按照“运行风险共担、保险事务共办”模式运作。

  保险公司构建“县城-镇区-村居”三级服务架构。在县城,以人保财险为主承保体,成立一个照护中心,配置21名有医学、会计等专业背景的专业服务团队。在镇区,依托17家乡镇保险营销服务部,开展政策宣传、材料受理、协助评定、日常走访等工作。在村居,让村农业保险协赔员兼任照护保险协赔员,承担长护险村居宣传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对建档立卡或外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家庭提供上门指导和资料收集服务。

  多方协同,建立“申请-评定-回访”规范流程。为了方便参保人,如皋市行政服务中心、如皋市照护保险服务中心和17个保险营销服务部均设立照护保险服务窗口,并由乡镇照护保险经理和村协赔员根据评定结果,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查,了解失能人员日常生活状态。同时,如皋市照护保险服务中心与如皋医保部门每月派专人回访失能人员或其家属,通过数据分析、电话回访、入户走访、机构调查等方式,对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情况评价分析,通过评定回访、居家上门回访、生存率回访等工作,确保待遇精准发放。

  “如皋模式”,有什么启示?

  “如皋市在制度架构、运作机制和管理办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已初步构建起标准化、规范化的长护险服务体系。”江苏银保监局相关人士总结了四点“如皋模式”的启示。

  其一,要依靠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如皋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探索“医养融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强化顶层设计,在全国较早出台相关政策,搭建了配套的制度架构,强有力推动开办长护险,较好解决了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其二,要选择具备服务能力的保险公司。农村人口分布面广人散,服务成本相对较高。只有具备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服务经验的公司,才能充分发挥渠道、网点、人员等优势,为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低成本的保险经办服务。

  其三,要搭建适合城乡特点的服务流程。农村地区服务流程与城市差异较大,要围绕“政策宣传、服务申请、待遇享受、服务回访”等环节,因地制宜搭建适合农村特点的经办服务流程,进行流程化、网格化管理,才能让长护险这项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农村居民,让农村失能群体得到便捷、贴心的公共服务体验。

  其四,要强化对相关业务监管政策引导。2019年10月,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赴如皋市就长护险服务模式进行专题调研指导。2020年9月,南通银保监分局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全国率先制发了《关于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2021年6月,江苏银保监局在南通专门召开保险业参与长护保险服务工作交流会,引导辖内经办机构认真吸取各地试点城市和地区的经验做法,要求各机构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提升专业能力,规范经营行为,切实保护好参保群众合法权益。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

标签:
责编:潘婕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