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 坚持党建引领 苏州农商银行零距离服务乡村振兴
2021/08/25 11:13  

  80多年前,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以开弦弓村为样本,写成社会学经典著作《江村经济》。从此,这方水土成为世界观察、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

  80多年后,沿着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的信念道路,苏州吴江以“中国·江村”为品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实践之路。苏州农商银行作为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从开弦弓村出发,奋力书写着“因农而兴、为农而生”的新时代篇章。

  苏州农商银行庙港支行是与“江村”最近的本土银行网点。坚持党建引领,零距离服务“三农”,克服疫情的冲击影响,近两年来,支行存、贷款年均增速双双接近20%,其中,零售存款年均增长25%,零售贷款年均增长65%,还先后获评全省农商银行“四强”示范党支部、“吴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在“离农村、农民最近的地方”勇闯基层农村金融服务的富民之路。

  服务场景不出村

  开弦弓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里,“藏”着苏州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点。来咨询政策、办理业务的村民,总喜欢在这里唠唠嗑、喝杯茶,服务点俨然成为村里的“网红地”。

  这个普惠金融服务点是庙港支行为村里打造的党员服务示范点。这里配备了新型智能超柜,还引入了政务一体机,同步提供“政务+金融”便民服务。今年,智能超柜还上线了“农资购买及配送”功能,村民们手指一点,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即可送货上门。

  而这些服务便利,缘起一次“党建+金融”的深度“联姻”。过去,村民们办理银行业务,要去到两公里外的支行。2020年9月,苏州农商银行启动“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行动。庙港支行与当地11个村结成“共建伙伴”,还建立起党员双向挂职机制。挂职党员相互列席重要会议、参与日常管理,共同交流学习、锤炼本领。

  “党建共建让村委和农商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凝聚银政合力,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普惠金融服务点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日常生活,还方便了村委的相关工作,确实是一举多得。”开弦弓村党委书记沈斌表示。

  眼下,普惠金融服务点的便利模式,已经向周围几个村辐射,“江村之路”越走越宽,支行“支农支小”事业也驶入了快车道。

  信贷员是自家人

  庙港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李钊始终认为,“零距离”的阵地离不开“零距离”的服务。

  除了党员轮流驻点,支行还为普惠金融服务点配备了专职服务经理。服务点专职服务经理周睿就是开弦弓村人。现在,她平均每天要接待60多人次,办理各类业务20多笔。走得出去、开得了口、说得上话,是她贴心服务村民的“三大法宝”。

  庙港支行零售客户经理钱佳毓是一名90后入党积极分子,他常在下班后进村走访,走着走着,就走成了“开弦弓活地图”,还总有热心村民拉他回家吃晚饭。讲起自己的服务对象,他如数家珍:“庙港有超过70%的村民从事水产养殖、纺织加工等行业,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客户,还是朋友。”

  “富民创业贷”是政府主导、银行参与、财政贴息,专项支持城乡居民自主创业的贷款。近两年来,支行累计发放“富民创业贷”4400万元,超过吴江区该项目资金总量的60%,为村民创业致富补给“苏农力量”。而钱佳毓手中,已经发放出近200笔“富民创业贷”,他也因此获评吴江“乡村振兴好青年”。

  “三步法”拉近情谊

  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农村工作难,农村金融工作更难,年轻人做农村金融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过去三年,只有15名员工的庙港支行累计开展了150多项公益志愿活动,全员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达1600多个小时。一次次扶贫帮困、爱心募捐,一场场创业政策宣讲、反诈防骗宣贯,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在支行彩虹志愿服务队队长管丽萍看来,这些数据背后的逻辑非常简单:“村民们支持我们,我们也要回馈他们。”她将银行助农、金融挂职和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炼出“青年农村工作三步法”,破解行业“三难”。“三步法”走下来,支行员工对基层工作的难点、痛点感同身受,工作推进更有的放矢。

  2018年6月,太湖启动围网拆迁,凭借着“两条腿、一张嘴”,庙港支行的“小伙伴们”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相关330户农户的走访建档,跟进授信服务。2020年9月,太湖渔业生产者捕捞权收回,他们又用半个月的时间跑遍405户相关农户。挨家摸排信息、调研需求、宣讲政策、匹配服务,助力每笔贷款“抵达”,及时解决退捕上岸农户的创业再就业难题。管丽萍感慨说:“打下这两场硬仗,我们和村委、村民的情谊,只有一句话能概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在线服务“零距离”

  也是从2018年起,走访、建档就成为庙港支行员工的“必修课”。截至目前,支行完成建档农户6366户,建档人数25389人,实现100%全覆盖。支行贷款保持多年“零不良、零欠息”,也印证了走访、建档工作的含金量。

  依托走访得来的数据库,庙港支行建立了覆盖11个村的“阳光金融服务群”,将当地3000多名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种养殖户连接起来。支行所有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入群成为“店小二”,制定专项服务计划,轮流在群中发布贴息贷款、医保缴纳、助农政策、创业指导等信息,以7*24小时的在线服务,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灵活、快速响应群众需求,创新实现服务“零距离”,构建起农村金融“生态圈”。

  2020年初,这11个“阳光金融服务群”还成为各村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的“前沿阵地”。庙港渔业村的蟹农王佰明就曾因资金短缺而一筹莫展,正是通过“阳光金融服务群”进入“绿色通道”,获批专项贷款,解决了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

  因为“金融活水”的“浇灌”,庙港这片热土,孕育着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人人能创业的乡风。而苏州农商行在党建引领下,也持续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要作用,陆续推出“苏农贷”、“阳光信贷”等产品,不断丰富“三农”产品服务体系。“老百姓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我们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这,是写进苏州农商银行基因血脉的信念。

  费孝通先生一生30余次到访“江村”,以“扎根乡土、志在富民”的情怀丈量过开弦弓的每一寸土地。沿着他的足迹,接续传承他的精神,来自苏州农商银行庙港支行的农信人们,在新时代走出金融服务零距离助力乡村振兴的农信道路。

  (通讯员:沈力健)

标签:
责编:潘婕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