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源——"捕快摸相"的开栏之语
2020/06/06 11:05  新华报业网金融频道  

  20200606,星期六,农历闰四月十五。全部连双,是开专栏的吉日。

  ——吴捕快

  one

  一·段·往·事

  回归本源,对捕快而言,就是重操旧业,回归写金融时评的本源。

  从捕快公开发表第一篇金融时评,到现在大概已经有18年了。

  最早开专栏写金融时评是在2013年的《现代快报》,吴捕快的笔名就是从那时开始用的,捕快最初的本意是捕捉金融信息,快速反馈,另一层意思,则是试图缉捕各种不平等的经济金融现象。当然,这只是另外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难梦罢了。

  后来在《江南时报》开了一段时间的专栏,时报现在和新华报业网同属一个集团了,而且已经更名为《江苏金融报道》了。

  非常怀念那段写专栏的日子,毕竟那或许是银行业最后的美好时代。最大的遗憾,就是当时只有平面媒体意识——发表在报纸上看得见、摸得着。少了互联网思维,没有想过搞一个个人的微信公众号,错过了最早的公众号红利。

  后来,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捕快乱翻书”,以荐书和书评为主的一个读书交流平台,和金融无关。因为是自己的平台,时常找种种借口不更新。

  为了逼自己多写一点东西,多积累一些知识,捕快决定回归本源,重新开始写金融时评。在公开的平台上开专栏,是要按时交作业的,偷不了懒,躲不了滑。

  two

  两·个·难·题

  网上曾经有各种各样的经济学难题,捕快从中筛选了两个:

  1、近半数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的股份就够买几套了。请论证楼市、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2、有网友2020年4月9日发贴称:目前万科市值3016亿,PE7.76,净利润388亿……目前整个创业板市值68614亿,2019年报由于还没有全部出完,2018年整个创业板净利润总额为336亿,整个创业板都没有万科一家公司赚的钱多。这个如何解释?(捕快注:中国网财经统计,2019年创业板上市公司(除暴风集团、神雾环保)营收共计1.57万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共计531.04亿元。而万科2019年实现营收367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7亿元)

  这两类题目会有标准答案么?不同的答卷人自是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存在即合理,可以有多种视角来回答这些问题——毕竟,金融也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结果。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穴居人”的寓言故事。有一群囚徒生活在山洞里,他们被脚镣手铐束缚住,只能背朝洞口,面向洞壁,头也不能随便转动。在这群人的背后,也是洞口的方向,点着一堆火,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个走道,有些人不停地在这个走道上走来走去,摆弄各种形象,他们在洞壁上留下各种影子,而这些人每天只能看到这些影子,所以他们以为影子是真实的,并不知道他们背后在走道上摆弄各种形象的人才是真实的。他们之所以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就是因为他们被束缚住了。

  黑泽明导演的电影《罗生门》中,作为证人,樵夫、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谎言,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

  任何经济现象,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发表观点的专家和学者也会受到种种束缚。这些束缚,有些是自己所在的环境,有些是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有些则是因为自身是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所以,有时一些专家、学者像那些“穴居人”一样,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从而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

  前些天,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之争,明显是站位不同,立场不同,从而导致观点不同。所以,捕快更认同一句话,在经济学领域,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只有不同的意见。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人们看问题总是喜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变化也越来越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原本就复杂的中国经济形势,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经济学家,无论是学者还是公众人物,没有人敢说自己能准确把脉,看得很明白。说得不客气一点,其认知可能是“管中窥豹”,而自以为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总会有些偏颇。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斯曾说过:“学者有两大义务,一是要光大先贤的重要思想,二是要让这些重要思想能够达到范围更广的公众”。

  但是捕快并非学者,而且也没有能力达成上述境界。但在新时代,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大的经济社会变革,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面对疫情下可能出现的危机,捕快试图从另外的视角,努力寻找一些看“世间万象”的方向,试图“触摸万象背后的真相”,努力向读者传达一些信息和思路。

  这就是“摸相”名字的本源。

  three

  三·不·原·则

  有网友论证:胡适说过,人的最大痛苦就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而高晓松说过,人类都是高看自己。

  好在捕快没有野心,也知道自己的能力短板。所以,捕快借用冯唐的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来讲一下自己的三不原则。

  一不着急。

  捕快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各种约稿,总会在最后一天才能上交,而且还要和编辑老师讨价还价:明天交还行?

  捕快决定回归本源不是一时冲动,也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毕竟开专栏也算是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写出一两篇相对专业的文章并不难,多看两本书,最多做一次主题阅读就可以做到了。但是持续的输出,就需要捕快不断的输入,不断地积累素材,不断的思考,才有可能持续写下去。

  所以,我对自己说,不着急。保证作品质量,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一个月能有两三篇高质量的文章即可。

  二不害怕。

  不害怕权威,不害怕批评,不害怕犯错,要敢于发声。

  面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因为自己狭窄的知识面,因为自己零散的信息,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因为自己思考的不够,文章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更要自己鼓起勇气,敢于直面各类批评。尤其在面对批评时,可能需要第三原则——不要脸。不过,那是冯唐的,不是捕快的。

  三不空谈。

  空谈误国,所以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感慨:“在这个多元世界中,道理不太容易讲清楚,所以要多摆事实。”

  美国作家安妮特·西蒙斯也说过类似的话,“在信息时代,事实是非线性的……复杂世界中,谁说的话有道理,谁讲的故事好听,人们就选择听谁的。如果你仍然想用线性分析和事实去说服其他人,你讲不明白,也不可能讲明白。”

  不空谈,也不会讲太多的理论,不会有所谓的学术式写作,更没有高深的说教,只是努力想用一种新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来看待当前的经济金融乱象,只是想把自己从事金融业二十多年来的一点浅薄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既然是评论,当然要有评有论。设计一款服装是不容易的,但是批评它哪里设计得不好却是很容易的。提出批判性的意见比得出有建设性的观点更容易些。有些人试图通过批评一些人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却拿不出建设性的方案,这不是捕快所提倡的。

  苏东坡曾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慨。捕快需要的是换个角度,冷静下来,用新的思考和观察,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

  如是,则无不快哉。

  ※ 作者声明:“捕快摸相”栏目所有文章,均为个人观点。

  作者简介

  吴捕快,在银行工作了22年,却写了19年文字材料。曾在平面媒体公开发表金融时评100多篇,曾在《现代快报》《江南时报》开过专栏写金融时评文章。现为《董事会》杂事会专栏作者。

  个人公众号“捕快乱翻书”,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书评和时评,欢迎关注。

标签:
责编:袁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