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连续四年拒绝“升学宴”,这座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3/07/11 17:20  新华报业网  

  “同学们,我们要以简朴、节约、文明的方式庆祝升学这一大喜事……”日前,宿迁市沭阳县九所高中学校高三毕业班同步举办“不办升学宴 文明毕业季”万名学子签名承诺活动,老师们召开“拒绝‘升学宴’ 共话师生情”主题班会,学生们签订承诺书并集体在横幅上签名,共同承诺不办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升学宴,努力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据了解,自2020年起,沭阳县深入推行《人情新风“宿9条”》,率先开展“拒绝‘升学宴’ 引领新风尚”主题活动,在全县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广大群众节俭养德,树立文明新风、形成良好家风,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连续四年开展拒绝“升学宴”活动,沭阳县有哪些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做法?老师、学生和家长怎么看?这项活动的成效究竟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沭阳县文明办负责人,部分教师、学生、家长和餐饮从业者,深入探寻拒绝“升学宴”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现象:浪费之风人情之风盛行

  沭阳是人口大县,也是教育大县,每年都有一大批学子步入高校。

  庞大的准大学生群体,成为餐饮机构追捧的“香饽饽”。2020年之前的毕业季,是宴请季、攀比季,更是浪费季。“和婚宴、寿宴一样,以前参加‘升学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哪家在毕业季不接到四五个邀请?”沭阳县沭城街道居民王金虎回忆说。

  沭阳大酒店是沭阳县城生意最好的酒店之一,也是各类宴会订单较多的酒店。酒店餐饮部经理周艳介绍,2020年之前的毕业季,“升学宴”订单确实为酒店营收作了不少贡献,“起步在10桌左右,最多的20多桌”。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前,沭阳县每年各类“升学宴”“谢师宴”总量在9万桌左右,菜肴加上烟、酒、伴手礼等,需要花费约1.2亿元,加之人情往来的“份子钱”,毕业季的宴请消费规模在3亿元左右。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一朝时。和家人朋友分享喜悦是人之常情,但变了味的‘升学宴’‘谢师宴’,既不符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与中央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要求背道而驰,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人情负担。”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若鸣说。

  “升学宴”“谢师宴”的盛行,首先带来的就是餐饮浪费。

  “有时候一天要赶两三场,要么一家人分头去吃,要么只是去酒店出个礼,坐一会就要去赶下一场。”沭城街道的蒋莉对曾经“升学宴”的流行记忆犹新。

  “宴会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在沭阳开餐厅的贾东良也坦言,“东家为了表达热情或者为了面子,宴会上点的菜不会少,正常情况下都吃不完。尽管每家饭店都提供打包服务,但还是会剩不少菜。”

  早前沭阳曾组织过一次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者中有75%的人存在偶尔浪费的情况,有50%的参与调查者表示身边的亲朋好友餐饮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

  多出来的人情往来,不但没有增进彼此的感情,甚至还成为别人的负担。一方面,“升学宴”成“升学厌”。有些家长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考上了什么学校,都要跟风办一场,不比分数比排场,“升学宴”成了攀比宴。

  “以往学生只要考上大学就要办一下。有的学生只考了200多分,家长也办‘升学宴’,除了收礼金,这种宴请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今年高三毕业生家长周立芹对这种“人情上的负担”深有感触。

  另一方面,“升学宴”变了味。动辄三五百,多则上千的“份子钱”,既增加了群众经济负担,也成为少数党员干部借机敛财的手段,“升学宴”成了人情掩护下的“红包宴”和滋生“四风”腐败问题的“隐形衣”。

  “有些邀请莫名其妙,本来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也收到他们的邀请,不去又担心驳人面子,去了自己心里也不是很乐意。”沭阳县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长说。遏制不良风气,弘扬人情新风。2020年初,《人情新风“宿9条”》正式发布,其中多条内容直指人情陋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沭阳拒绝“升学宴”倡议应运而生。

  行动:政府倡议逐渐变成社会自觉

  每年高三毕业生返校日,举办“不办‘升学宴’ 文明毕业季”万名学子签名承诺活动,已成为沭阳县九所高中学校高三毕业班雷打不动的固定动作。

  拒绝升学宴请,文明表达祝福,正在成为沭阳人践行文明新风的重要内容。

  全县高中校长联名发布“倡议书”,吁请社会各界不办“升学宴”,不赴“升学宴”;家长委员会发布“公开信”,倡议通过更加简朴、节俭、文明的方式向老师及学校表达感恩之情;组织“共话师生情”主题班会、“看家乡 话发展”社会实践、“榜样指引人生 阅读照亮未来”阅读推广等形式新、有意义的活动……

  全县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发放《致升学家庭的一封信》,组织集体送学仪式,引导升学家庭自觉不办“升学宴”;县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点亮前行路 爱心助学业”关爱行动,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金……

  针对“升学宴”中可能存在的腐败行为,沭阳县纪委监委在每年毕业季也发出通知,严禁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等活动。对顶风违纪行为一律从严从快查处并通报曝光,为“升学宴”“谢师宴”划出了红线,有效遏制了违规操办或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等问题滋生蔓延。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渐在全社会营造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良好风气。

  “准大学生要当好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引领者、推动者。”7月5日,在贤官镇下湾村“弘扬新风尚 拒绝‘升学宴’”主题活动中,党支部书记汤井学向全村准大学生发出倡议,并为他们准备了入学礼。

  “请客送礼、大操大办是陈规陋习,我们要坚决抵制,不举办、不参与,今年我家绝对不办‘升学宴’。”参加完活动后,学生家长汤闯当即表示。

  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学生和家长,从职能部门到基层党委政府,文明新风吹遍了花乡大地,拒绝“升学宴”倡议落地生根。

  拒绝“升学宴”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不让自家的喜事变成别人的负担”,正逐渐成为沭阳人的共识。

  “我虽然一直在苏州工作,但这几年通过一些新闻报道、朋友圈消息,对拒绝‘升学宴’一直有所耳闻。”今年高三毕业生家长严加阳说。

  严加阳回忆,2020年之前,由于“面子抹不开”“往来人情要偿还”等原因,每年毕业季,他都会在苏州、沭阳两地奔波一两次,一次参加一两场“升学宴”。

  但是近两三年,严加阳发现,收到的这类邀请越来越少,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很少有人办“升学宴”。2021年,严加阳表姐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也没有办“升学宴”,这种良好风尚也带动了他、影响了他。

  “今年孩子早早就明确和我说不要办‘升学宴’,要把老师的感谢放在心中,以后有的是报答机会。这是孩子成年后作的第一个决定,我非常支持。”严加阳说。

  “风气一年一比一年好,近两三年没有接到过一次邀请,也没有听说哪个学生家里办了‘升学宴’。”沭阳华冲高级中学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唐慧玲说,拒绝“升学宴”已经成为流行在沭阳高三毕业生中的“新时尚”。

  江苏省沭阳如东高级中学高三毕业班班主任方海元说,“去年班里有个学生,家长觉得以前村子里别人家都办,他家不办心里过不去。学生第一时间就电话告诉我,请我和他一同劝说父母,最终家长打消了办‘升学宴’的念头。”

  目前,学生已然成为拒绝“升学宴”的主力军。不少高三毕业生表示,对他们而言,拒绝“升学宴”少了尴尬,多了荣誉。

  江苏省沭阳如东高级中学高三毕业生陈俊杰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在他的明确表态下,家里也同样拒绝举办“升学宴”。

  “以前跟着父母参加过许多次‘升学宴’,挺反感这样应酬式的人情往来,这是谁、先敬谁、敬几杯,酒桌上的那些礼仪想想都头大,一点也不想去。”陈俊杰说,相比这种大型的“饭局”,他更偏爱与老师同学们之间没有拘束的聚会。

  “即便是家长有想法,学生也会想方设法说服他们,大家都从心底支持拒绝‘升学宴’倡议,同学们都以办‘升学宴’为耻。”沭阳华冲高级中学的毕业生王胜辉和陈璇道出了沭阳高三毕业生的心声。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学生表达感恩、祝福的形式更重“心意”,更轻“物质”,大家普遍通过“一束鲜花表谢意”“一张合影留纪念”“一条信息送祝福”等方式,向老师及学校表达感恩之心,文明新风吹拂师生情。

  声音:拒绝不是禁止,消费不是浪费

  对拒绝“升学宴”活动,沭阳也有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十多年寒窗苦读,考上了好学校,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不妥当;也有人质疑,目前都在大力繁荣城市经济,拒绝“升学宴”是不是与大环境大方向背道而驰?

  “实际上群众对倡议有一定误解。”沭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崔桂华解释说,提出倡议的初衷主要有两个:减少“餐桌上的铺张”和“人情上的负担”。

  “我们抵制的是大操大办,反对的是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崔桂华说,“拒绝‘升学宴’,主要强调的是宴请的范围和规模,而不是一刀切、全面禁止,对于近亲属之间的小范围聚会,是允许的,也是能理解的。”

  针对拒绝“升学宴”抑制了群众消费的说法,崔桂华回应说:“以增加人情负担带动消费火热,这本身就是谬论。”

  “反对浪费不是反对消费,也不会抑制消费。把浪费当成消费,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从长远看,还会对高质量发展造成危害。”对于沭阳的做法,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张庆民也很赞同。

  每年的“毕业季”,按照惯例也是“升学宴”的高峰期。不过记者走访发现,沭阳多家餐饮机构都打出拒绝“升学宴”的宣传横幅。

  “这几年,我们积极响应政府相关倡议,将拒绝‘升学宴’工作延伸到‘最后一米’,将各类标识、标语打在显眼位置,营造良好的节俭氛围。”沭阳大酒店餐饮部经理周艳说。

  伴随着拒绝“升学宴”活动深入推行,群众消费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文明。

  “对生意影响是存在的,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周艳说,“现在‘升学宴’也有,只不过规模小了很多,基本上就是一两桌,就是最亲近的人小范围聚会。”

  毕业季消费的变化,倒逼餐饮机构也在积极转型。无论是套餐设置还是菜品供应,很多餐饮机构都主打少而精,而非大而杂,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节俭用餐。

  “我们推出的套餐,原来设想起码三桌以上才享受优惠,现在门槛降低了,就是一桌也照样优惠。”沭阳荣誉国际大酒店副总经理余德群说。

  “拒绝‘升学宴’影响确实有,但是越来越小。”余德群坦言,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二十余家酒店,相比之下,沭阳荣誉国际酒店这块营收确实不及其他酒店。

  余德群介绍说,开业一年多来,沭阳荣誉国际酒承办的“升学宴”规模大多在2到3桌之间,总数不超过50桌。“酒店将更多资源向会议、旋转餐厅、住宿等方面倾斜,目前发展呈现上升趋势。”

  沭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餐饮机构对拒绝“升学宴”持支持态度。针对消费出现的新变化,餐饮机构也在积极谋求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

  影响:文明新风吹拂到更多领域

  拒绝“升学宴”产生的蝴蝶效应正在沭阳发酵。作为江苏第一人口大县,沭阳县各地风俗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除了红白喜事,乔迁新居、老人百岁、小孩周岁、金榜题名,甚至十周岁、二十周岁……哪个不得请一请、贺一贺。”提及以往层出不穷的酒席,学生家长周立芹苦不堪言。

  扎下镇冯徐村党支部书记胡峰也有这样的感受:“各类酒席名目繁多,无论大事、小事,能摆尽摆、能请尽请,让人心累不已、不堪重负。”

  “自从开展拒绝‘升学宴’活动以来,许多奇怪宴席也销声匿迹了。除了红白喜事,金榜题名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更是尤为重要,‘升学宴’都不办了,其他宴席谁还好意思办。”周立芹说,近四年她未曾受到一次奇怪的宴请邀请。

  “持续不断的宣传引导,拒绝‘升学宴’倡议已经深入人心。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现在身边的老师都形成了共识:既不参加更不举办‘升学宴’。”沭阳县华冲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主任贾红辉表示。

  社会风气正了,群众负担轻了。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可喜的变化不止出现在升学季。拒绝“升学宴”,让尊师重教返璞归真,让人情交往回归理性,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深刻影响着沭阳人的风俗习惯。

  针对丧事大操大办陋习,沭阳县制定了《沭阳县白事移风易俗工作流程》,倡导丧事不摆电光门、电子拱门、电子花圈、氢气球,不晾花圈、不迎祭桌和猪头三牲,不请吹鼓手、不搭舞台、不演出,提倡本村人吊唁不在事主家吃饭,精简规范办丧流程。

  “一旦有村民家中有老人去世了,村干部会在第一时间上门送花圈吊唁,对家主进行慰问,免费送去播放哀乐的音响设备。”沭阳县扎下镇宣传委员孙芙蓉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沭阳县倡导文明殡葬,减少丧事铺张浪费近2600万元,切实为群众减轻了治丧负担。

  在婚俗改革方面,沭阳县在各乡镇(街道)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现场答疑、发放传单,向群众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内容,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引导群众婚事新办、简办,文明新风渐入人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沭宣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