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今天我主持 | 绘好规划“一张图”,赋能发展“一盘棋”
2023/01/17 07:36  新华报业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过去五年,江苏高质量统筹城乡区域协调联动,一体化发展成为显著特征。1月16日,省政协委员、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陈小卉,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黄贤金走进新华报业传媒集团2023江苏省两会“今天我主持”演播室,共话如何进一步优化空间规划布局,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主持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对于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有何意义和价值?

  陈小卉: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对于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来讲意义重大。苏南、苏中、苏北本身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要遵循全省发展态势以及自然资源本底特征,区分发展不同模式。比如在编制《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的时候,提出“两心三圈四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两心”是太湖丘陵生态绿心、江淮湖群生态绿心,“三圈”是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四带”是扬子江绿色发展带、沿海陆海统筹带、沿大运河文化魅力带、陆桥东部联动带。尊重资源本底和发展特征,寻求差别化发展模式,谋求共同发展,更加能够优势互补、各扬所长、实现共赢。

  黄贤金:一方面,江苏的空间发展战略上体现了融合和叠加的特点,既提出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又提出积极加快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等融合发展,体现了南北优势互补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地缘上的合作,主要是以地理临近为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省在空间上也积极拓展和优化,比如在全国率先提出南京都市圈规划,在板块上协调南京和非南京、安徽和江苏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注重点上带动作用,比如加快将盐城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支持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主持人:具体来看,近两年江苏在空间规划层面和打造区域经济布局层面做了哪些工作,体现出怎样的江苏特色和亮点?

  陈小卉:近几年,江苏优化省域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编制实施管用、实用、好用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江苏“1+3”重点功能区建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去年,我省“三区三线”划定方案获自然资源部批复正式启用,最新数据已在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上线,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矢量数据全部上图落位,成为构建江苏现代化空间格局的重要支撑。目前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通过登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在线浏览成果,并应用成果比对分析项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上线将为各地及时推进建设项目用地用海组卷报批等相关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黄贤金:江苏自然资源系统非常重视统筹空间规划和安全的关系,协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在空间规划布局过程中,着重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开展资源环境承载率评价,展现江苏水土资源、生态资源、环境要素在不同空间上承载的情况。第二,注重发展要素在空间上优化配置。第三,注重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红线,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统筹保护与发展。

  主持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江苏的空间规划还有哪些发力点和突破口?如何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优势空间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陈小卉:未来,面对一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分为城市和乡村分类探讨。在城市,在城镇开发边界内,未来需要重点考虑如何通过空间规划建成有温度的城市。一方面,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比如打造“15分钟生活圈”;另一方面,在开发边界划定的基础上,未来应该是内生的存量更新,而非扩张式发展,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在乡村,乡村振兴涉及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统筹发展问题,既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又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从规划层面上看,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村庄规划的作用,以村庄规划作为空间载体,平衡统筹耕地保护、农房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空间。因此,不论城乡,空间规划布局都应有“一张图”“一盘棋”的发展思维。

  黄贤金:第一,对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比如国土空间土地发展权配置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建设用地指标怎样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优化。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考虑不同区位功能上的差别。对生态功能区域,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粮食生产空间,要实施耕地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第二,对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考虑怎样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以及未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目前,农村有很多建设用地以及宅基地等土地资源,不少地区开展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农村“三块地”改革,比如江苏武进进行了这项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惠及更多农村区域,包括建设用地在内的自然资源要素的市场化,以此更好应对和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监制 尤健

  策划 潘青松 孙巡 高伟

  统筹 唐澄 樊玉立

  文字 沈佳暄

  摄影 邵丹

  视频 王瑞枫 王悦谋 余勤雍

标签: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