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寻迹江苏老地名|高家堰,林则徐曾在此抗洪,《儿女英雄传》在此拉开故事大幕
2022/12/29 13:31  新华报业网  

  古代把挡水的堤坝叫做堰,民谚有“倒了高家堰,两淮不见面”之语,高家堰是哪里?就是现在的洪泽湖大堤。意思是高家堰大堤如果决口,淮安、淮阴都要被淹没。民间还有“西有都江堰,东有高家堰”之语,又可见高家堰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地位。高家堰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近代小说《儿女英雄传》还是从这里拉开了故事的大幕。

  由“高加堰”误读而成

  淮阴区党史办、区志办原主任,淮阴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社科联主席朱爱民告诉记者,据传,高家堰始建于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淮阴地处淮河流域,东汉末年,当时的广陵郡太守陈登在此筑成堤坝,遏制淮河洪水,史称捍淮堰。唐代宗大历年间,在今周桥一带修筑唐堰。这些是高家堰的雏形。

  黄河夺淮,二水交汇于淮阴,黄河经常泛滥,淮河经常涨溢,给富饶的江淮黄淮平原带来灾难。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为了民生和国运,水利专家潘季驯制定“治河、理淮、济运”国家战略,采用“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方法,加高大堤以蓄水。洪泽湖大堤的原名叫“高加堰”,也就是要不断加高的意思,后来被误读为“高家堰”。淮阴区高家堰镇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高家堰从淮阴的马头镇到盱眙的张大庄,全长约70公里。清初,康熙不但委派能臣靳辅治河,更是亲自南巡,六次到高家堰,督察水务,加强高家堰的修理。

  据朱爱民介绍,在清康熙年间,在总督之下设了许多管理机构,其中在高家堰的地方设六品同知级别的“高堰厅”单位。后为方便管理,又将其一分为二:以高良涧禹王庙为界,北段为高堰厅,由高堰河务通判管理,驻高家堰;南段为山盱厅,由山盱河务通判管理,驻周桥。在厅的下面还设有营,有河兵看守河堤的安危。并对工段进行了量化管理,自武墩至高良涧共设18堡,约二里多有一堡。其中头堡的地名至今尚存,为一村名。

  林则徐曾在高家堰督修堤工

  现在的高家堰大堤上有铁牛亭(古人以铁牛以镇水),柱上有对联:“风轻水缓两淮熟,云舒地润天下足”。

  对联是根据“两淮熟,天下足”的民谚化出的:只要淮河两岸的农业丰收了,那么天下就不会发生饥荒,也不会有流民,天下就可以太平啦!

  但是在那个年代,经常是乌云翻滚,狂风暴雨。洪水一来,高家堰就告急,称为“险工”的地段(即常出危险的工地)令人揪心。在高家堰的十一堡就发生侯二夫妻舍身抗洪的故事。由侯二夫妻看守着十一堡,这一年秋汛,侯二发现大堤出现决口,立即叫老婆敲锣明示,通知来人抢险。自己随即跳下水里进行堵塞。侯二的老婆敲了一阵锣之后,看到有人呼应,也跳下去和丈夫一起救险。但双双被洪水冲走。后来人们把决口堵上了,找到了侯二夫妻安葬好。从此这里就叫“侯二门”,志书上有载,现在那里有文物标志碑。

  因为治水的重要,淮阴成了英雄用武之地,有许多著名人物都担任过河道总督或到淮阴治过水。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之前,曾经任江苏布政使,上任第二年母亲病逝,他回家守孝,俗话叫“丁忧”。就在这一年洪泽湖发大水,朝廷命他带孝赶赴高家堰,督修堤工。道光五年(公元1825)四月初一,林则徐来到高家堰的六堡,租户为家,稍作安顿,即出门查险。此时正值汛期,风劲,雨注,道泞,浪涌,林则徐徒步于泥淖之中,向南逐段勘查到十三堡决口处,再南到山盱厅的古沟,沿途驻扎在工地,至堰盱交界的风神庙,最后折回六堡。

  《儿女英雄传》以高家堰为引子

  朱爱民告诉记者,明清时期小说兴起,在许多小说中都出现了淮阴、清江浦、淮安府等地名。因治水是大事,高家堰也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晚清的言情武侠小说《儿女英雄传》即以高家堰为引子,讲述了一段故事。

  《儿女英雄传》影响很大,1986年我国拍成电影《侠女十三妹》。1999年香港拍成40集《儿女英雄传》电视连续剧。

  《儿女英雄转》故事说的是北京有一位汉军旗人旧家子弟安学海,到了五十岁上下才考上功名,本已经心灰意冷,不想离开北京,却想不到南河的河工需要人手,就被外放到清江浦的河道总督府来任职。由于安学海是书生性格,不懂社会,见上司时连见面礼都没带,就被分到邳县的一个工段。不久,又被调回清江浦的河道总督府,重新被分配到高堰厅下面做一个小官。谁知在第二年桃汛,高家堰的外河出现决口。于是上司按渎职罪将安学海法办。消息传到北京家里,儿子安骥立刻动身来淮安府救人。

  《儿女英雄传》是以北京、淮阴两处作背景,写了安公子出河北、过山东、进江苏,一路上遇到侠女十三妹等一众绿林好汉相助的惊险故事。在一路相伴的日子里,安公子与十三妹产生了爱情。最后,父子俩回到北京,安公子与十三妹喜结良缘,皆大欢喜。小说的重点情节是安公子在路上的遭遇和因缘,但故事的起因发生在高家堰,是因治水而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十年来,通过淮河的系列治理,高家堰再也没有发生过险情,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朱爱民提供

  “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办,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化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454891013@qq.com)。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