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当“20+”遇上二十大⑥|这位“昆五代”元气少女,立志将百年昆曲艺术发扬光大
2022/10/19 13:44  新华报业网  

  【编者的话】

  最美的青春,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共鸣。当二十多岁的青年人遇上二十大,将奏响怎样的青春乐章?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策划、推出“当‘20+’遇上二十大”系列报道,将视角对准风华正茂的青年群体,记录他们以青春之名拼搏奋进,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清晨爬起来吊嗓,从咿咿呀呀的稚嫩声音到婉转清丽的唱腔,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00后”演员贺欣悦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昆五代”接班人,传承千年传统文化,发扬百年昆曲艺术责无旁贷。

  贺欣悦2015年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是活力满满的元气少女,如今也是意气风发的“昆五代”。她会对着镜子抱怨脸上长了青春痘,扭头又独自将杜丽娘的妆容一丝不苟地“涂抹”完毕。正所谓,一曲《牡丹亭》,千种演绎法。除了有众多前辈璞玉在前的压力,杜丽娘饱满复杂的情绪对贺欣悦也是不小的挑战。“我一开始演杜丽娘的时候,可能只是单纯地完成动作,完成唱腔,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不是特别到位。”光有“壳”不行,戏曲人物的塑造需要演员在表演中画龙点睛。演员需要在角色中灌注思考,人物才能鲜活,贺欣悦表示“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多学多琢磨是她唯一的方法。“每次练功的时候,我就多想一想这个地方到底该怎么表演会更好,不光要自己理解意思,还要演出来让观众也明白。”一个动作重复上百次,一个眼神“雕刻”近千遍,贺欣悦凭借着持之以恒的努力付出,在2019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2020年获黄孝慈戏剧奖新苗奖。

  古老的戏曲艺术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的一种文化传统,如何让这种文化传统更持久、更良性、更能与时俱进地滋润子孙后代?

  时代的东风吹来了答案。如今,国家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为戏曲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近年来也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我们这一代的演员提供了很多。我也希望能继续学习和努力,为昆曲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10月初,贺欣悦拜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孔爱萍为师。孔爱萍在昆曲表演艺术上先后得到张娴、张洵澎和张继青三位前辈的倾囊相授,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将交到以贺欣悦为代表的“昆五代”手中,将悠扬百年的昆曲继续传唱。“昆曲的最重要承继方式是口、耳、手的活态传承,无‘人’无以传递”,贺欣悦表示,无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亦或是六百年昆曲艺术,其传承和延续都靠“人”,作为青年人自己更是责无旁贷,要好好珍惜。

  每个民族对“美”都有各自的解读。在中国,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六百多年前,江南的小桥流水孕育出昆曲的大美至美。一代又一代的昆曲演员用日复一日的付出,换得了传统昆曲艺术的重生。正如这位“00后”杜丽娘在台上所唱:“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在现代昆曲的舞台之上,也正值“春色”大好。

  策划:潘青松 田梅 杜雪艳

  文案:林惠虹

  视频:张琦

  包装:谭倩文 郑玲玲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