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家的N次方、行长江·探文脉泰州篇|人文周刊荐读
2022/05/27 08:59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24期)

  【记录】

  【文脉】

  【记录】

  以沙发、电视为生活核心的布局正在退场,新生活格局打开

  家的N次方

  疫情背景下,人们与“家”的距离变得比以往更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家”这个生活容器的关系。

  做饭、看电视、睡觉是家的一面;工作、学习、社交是家的另一面。生活核心的转变,让家庭场景迭代更新:曾经在客厅中居重要位置的沙发、电视机退出“C”位;以往积灰的角落变成1平方米家庭健身角;阳台则成了小型花园……住房空间的演变,正成为中国人居住环境变化的时代写照。

  老龄化和三胎时代来临,正悄然改变着很多人的生活空间,个性、多元、智慧、温度,空间的变形记,带给我们的是家的N次方。

  人和空间关系的再审视——

  沙发越来越小,桌子越来越大

  “我家最大的特色是客厅既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沙发。”南京大学在读博士兰子(化名)去年在常府街购置了一套90平方米的二手房,简单装修之后,一家三口带着一只长毛猫住了进去。

  兰子丈夫也是80后,在一家跨国公司上班。为了效率,公司并不要求他们每天打卡上班,解决问题多靠电话会议。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理想是长大后当考古学家。考虑到房屋面积不够大和一家人的行为习惯,兰子决定摈弃传统的客厅模式,以书架和一张大桌子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学习型客厅。“这才是真正的学区房!”兰子的丈夫笑着调侃。

  对从事公众号运营工作的90后张小彦来说,餐厨空间的营造是她最在意的。“开放式厨房加上一个多功能大桌子,做菜不仅敞亮,还可以随时和家人互动。至于油烟问题,现在烹饪方式越来越健康,都是少油少盐,尽量不爆炒,使用蒸锅、空气炸锅也会减少油烟的产生。”如今这个采光最好,可以兼具用餐、工作、休闲聊天的共享空间,牢牢占据了张小彦家的“C位”。

  因为工作原因,张小彦每天会花不少时间浏览自媒体,她发现在小红书、好好住、豆瓣等社交媒体上,“住”都是这几年持续热门的话题。过去人们追求私密性,一套房子总是想法子隔出更多空间,好关起门来独处。而现在因为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可交流的工具——手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可以随时接入、随时断开,这种对互联网的沉浸感,往往让他们忽略了现实关系的建设,甚至两代人身处一个屋檐下,对话的频次屈指可数。家庭公共区域的重塑,让家庭成员有更多机会“聚”在一起。

  “在互联网语境下,家庭更加需要一个可以融合交流的公共空间。家人跟家人之间其实也是需要社交的,一回去就把门关起来,这显然不是家存在的意义,也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中国居住领域作家、建筑师逯薇甚至将自己的小家采用了客餐反转的设计,将一直居于北边的餐厅搬到南边,如今一家人已经习惯坐在窗前的大桌子前面,学习、喝茶、聊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中青年结构的家庭来说,长时间停留在沙发上的情况,确实是比较少见了。”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小土房,到70年代的“筒子楼”;从80年代商品房兴起,到1998年房改政策出台……中国人“家”越住越好。而家庭公共空间“变样”的背后,也是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生活方式、家庭结构与模式的变化。

  “更加关注自我感受,这是现代家庭生活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著名设计师陈卫新回忆说,过去请亲朋好友到新家坐坐是基本的礼貌,所以它的公共空间的展示性要大于实用性,怎么做一个气派的电视墙,弄一组华丽的沙发,人们装修的时候脑子里总是“装着别人”。而随着现代社会走亲访友的人少了,客厅的待客功能逐渐式微。“现在一般的社会性社交活动都放在家之外的公共空间进行了,家也就因此变得更加家庭化、亲情化和私人化,人们更加注重自我对空间的理解、感受和沉浸式的体验。”

  一如日本建筑师中村好文所言,“人住在房子里,房子里就包容了这个人的全部生活习惯和品位嗜好。”以生活场景为核心打造家庭公共空间,也折射出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喜欢健身的人,有了专门的家庭健身角;爱养花养草的人,有了阳台的种植区;二次元少女,或许将自己收藏的几百个手办在客厅中展示出来。

  “我们楼上一对50岁左右的夫妻,孩子出国留学了,他们疫情期间没地方打乒乓球,就干脆搬走电视,把自家客厅改成了运动室,买了张乒乓球台在家练习。房子是自己的,生活又不是样板间,为什么不呢?”搬掉占地大的茶几,换成可以收纳咖啡机、养生壶、果汁机、破壁机的餐边柜,在交通系统工作的庆东一边收拾家里各式各样的杯子,一边套用一句当下的流行语:“我不在乎别人评价,因为这是我的家,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让房子承载更多亲情温度——

  家庭“适老化”升级,更应是儿女的事

  有人喜欢空旷,“家徒四壁”风格在社交平台上“风”很大;而有人偏重质感,家里瓶瓶罐罐杯杯盏盏,堆出了生活美学。但不管是美式、日式、北欧风,还是越来越流行的新中式,美学背后都绕不开一个现实问题:适老化改造。

  “中国式养老”有“9073格局”的说法,即家庭养老90%,社区居家养老7%,机构养老3%。在豆瓣社区,近3万网友在“适老化”改造促进会小组出谋划策,各抒己见。

  逯薇三年前在北京学习考察适老化改造时也发现,就连高级知识分子家里适老化改造的情况也不乐观,一位90岁的大学教授因为家里只有浴缸,自己迈不开腿跨进去,已很久没办法洗澡了。

  “那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适老化改造不是知识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也不是设计的问题,而是儿女和父母意识的问题。”

  让逯薇没想到的是,光是说服72岁的父母进行改造就花了一年多时间。“我的大姑摔了一跤,脑溢血走了。我的父亲两年前也在浴室摔倒了,幸好没出大事。但即使这样,我千辛万苦给父母找来的防滑地砖,他们还是不肯换。他们那一代人,勤俭了一辈子,即使是儿女出钱,也舍不得花。”继瓷砖之后,浴凳也遭到了老人的排斥:“他们说,我们根本没有老到要坐着洗澡的地步!”

  在逯薇的软磨硬泡、力排众议下,老家的适老化改造工程还是顺利完成了。父母当初有多反对,改造后的幸福感就有多强烈。逯薇妈妈高兴地发现,浴凳上面有个卡花洒的凹位,坐着洗头很方便;逯薇爸爸试验了一下,不管地上有水没水,有油没油,穿不穿防滑鞋,地砖都不打滑了,而在扶梯新装的一条右侧扶手,让身高185厘米的高个子老爸上楼的时候也省劲多了。今年疫情的时候,逯薇接到了父母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种特别幸运和幸福的口吻,“幸亏我们去年春天把这个事情做了,有了扫拖一体式的机器人,我每天的家务时间减少了一半,还比我打扫得干净……”

  逯薇说,自己的老家在北方城乡接合部一个18线的小县城,父母的自建房总共一百多平方米,只花了十万元出头,就将这个最朴素的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现在老人都很长寿,要按照百岁人生去做计划。家庭适老化改造这件老人家的事,更是儿女需要了解、关心的事。”

  美好生活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更关乎心灵。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毕宝祥今年62岁,几年前他将家搬到了句容郭庄镇。很多人看重室内结构、面积大小,但毕宝祥选择家的标配是景观。

  “其实我的这处带院子的住所是2015年初买的,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总价300万元,每平方米不到8000元。”

  推开窗有山有水,自己再在门前、院子里弄点花草,种田种菜,自己出去写生捡回来的石头也变成了盆景,家一下子从室内延伸到了室外。“石头也好,盆景也好,实际上都是大自然的缩影。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着天人合一的观念,文化基因里也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崇敬、热爱与向往。所以才有了假山石、盆景;才有了山水画、花鸟画;才有了那么多抒写大自然的诗歌、散文。园林其实就是一个浓缩化、精致化的大自然;一个人格化、艺术化的大自然;也是一个可以让人自在放松并且有家的感觉的大自然。”

  在宜兴周铁镇的“新乡贤”乐心看来,家园是一个饱含着体温和感情的词汇,其中还包含着一个家族的文化、情感传承。“我爷爷奶奶结婚时用的一张床,距今一百多年了,我将床板拆下来,上面是精美的雕刻《将相和》,人物栩栩如生,我挂在自己的牧笛书屋里,当一个装饰品,那是祖父母、父母都用过的物件。我与这个老物件凝视,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很亲切,很温馨。”

  共建居住美好时代——

  空间连接情感,重建家庭人际关系

  过去四十多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39.8平方米。据《江苏省“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20年江苏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48.3平方米。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居住经验也在不断累积、叠加之中。

  “如同智商、情商、财商一样,居住,也是需要‘商’的。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把数以亿计的人,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在过去二十年,每个小家都在努力解决房子这个居住容器的问题,置业、贷款、收房、装修、搬家……但必须要看到的是,虽然起步晚,但进步还挺快的。尤其是过去五年,80后、90后,在居住方面,无论是消费还是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你可以轻松从社交媒体、居住平台上获得大量的居住资讯。”

  2003年,逯薇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加入万科,任职广深区域副总建筑师。2015年,她开始通过写书的方式为中国毫无居住知识基础的“小白”做居住知识启蒙教育,著作《小家,越住越大》三部曲、《小家大变局》受到业界和普通住户的追捧,畅销超150万册。而她也自2017年创业成立工作室,全面专注于居住研究和科普。她欣喜地看到,如今不管是大学里的研究者,还是企业中的专家、技术人员,抑或是装修设计师、生活博主,大家都在积极参与共建居住的美好时代。

  从关注房子这个“硬件”,到更关注家庭空间营造这个“软件”,未来人居美好时代又将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金融业从业人员徐子鹏最近把父母从海安老家接到了南京光华门附近居住,“老房改造了一下,给他们装上采暖设备。老妈说,以后家里再也不需要那么多厚的被子了。”他认为,科技将推动“家”的生活方式不断进化。

  陈卫新则关注到疫情对于家居的影响:“现在快递来了,大家可能就不会带进家门,但是每门每户门口没有台面,大家只能蹲在地上拆快递。疫情之后,人们会更加关注自然通风、垃圾分类,在打造健康的居住环境上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反思。”逯薇也注意到,过去我们的地漏是没有办法阻挡气溶胶传播的,这两年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在研发防疫地漏;公共电梯厅里的无接触电梯按钮,也开始在一些地产项目中有所体现。

  逯薇则认为比起这些小趋势、中趋势,更应该关注长期趋势。

  “小家是大时代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开始,影响中国人居住的3个关键因子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化率逐渐趋缓,生育率亟待提升,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三个大变量,对于后续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人居的未来,有着极深远的影响。而小家的布局,正随之悄悄产生大变化。”在逯薇看来,未来我们的家庭会变得更加多元化,有在家里办公的,有生三个孩子的,也有空巢老人;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套房子要住一辈子,所以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家的空间需求也是不一样。因此“家”是不断生长的,也是越来越个性化的,这也将倒逼我们的房子在搭建之初就重视这些新的需求。“四十年前住的都是砖混结构的房子,每一道墙都不能敲;二十年前我们的房子开始出现了以剪力墙承重为主的核心结构形式,拆掉一些非承重墙,空间的组合更加多样;而未来,我们的住宅或许不再是被一片又一片结构墙体框死,大跨度高自由度的结构,将给小家带来更多可能性。”

  “家”的变化,最终带来的是“人”的改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一些忙于职场的人而言,家仿佛成了临时“旅店”,自己只是匆匆过客。在互联网语境中,甚至有人在手机里与“朋友圈”的互动频次,也远远高于同一屋檐下的家人。

  如今,这些让大家不由自主“想要”呆在一起的新型空间,让一家人自然而然聚集在一起,通过空间“连接”情感,正在重塑现代家庭人际关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文脉】

  良渚文化在这里过江,泰州学派在这里萌芽

  泰州:从大海中浮出,在长江边繁华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泰州地处长江之尾、淮河之畔、黄海之滨,是一座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岁月里,泰州长时间坐落于江海交汇之处,从曾用名“海陵”“海阳”,再到今天的“泰州”,人们能读出“水”对这座城市产生的重要影响。一位泰州文史专家说,“泰”字由“三”“人”“水”构成,描述的正是泰州人生活在长江、淮河、黄海之间。数千年来,泰州人临水而居,汲水而生,治水而兴,在近百公里长的长江干流岸线,造就了绵延不绝的长江文脉,培育了璀璨绚丽的长江文化。

  泰州城区

  泰州这处发现,

  证明“良渚文化过长江”

  “没有长江,就不会有泰州这座城市。”泰州学院人文学院钱成教授这样描述泰州在江海交汇处的“出生”与“成长”:“距今1万年左右,泰州地区还是汪洋大海。长江每年携带四亿五千万吨以上的泥沙入海。江流与海浪激荡,泥沙逐渐沉积,在入海口南北两侧各形成一条沙嘴。北岸沙嘴从今天的扬州向东经泰州延伸到海安一带,东西长约200里,南北宽约50里,由于地势较高,被称为‘扬泰岗地’。距今7500年前,位于扬泰岗地前沿的泰州从海中升起,其东北、东面与南面全为海水所包围,像一座伸向黄海的半岛,出现于黄海西岸。”

  星移斗转,黄海不断东退,江水带来的泥沙增多,加之里下河泻河的不断沉积,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泰州南边成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边则发育成里下河沉积平原。

  蒋庄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文明曙光已在泰州的长江北岸闪亮。2006年,得益于一位普通教师黄书胜的无意发现,位于兴化林湖的影山头遗址进入考古专家的视野。经过学者反复勘查,包括石器、骨角器、陶器在内的一大批遗物重现天日。大量水稻植硅体的发现,证明了距今6000至7000年,泰州先民已学会栽种水稻,这与浙江余姚河姆渡水稻种植历史已颇为接近。在原始刻画符号、水稻种植、渔猎经济等方面,影山头创造了长江北岸、江淮东部地区的史前文明。

  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蒋庄遗址是泰州另一处和长江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址。2011年,考古专家在泰州兴化、盐城东台交界处进行发掘。在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堆积为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蒋庄遗址被揭示。遗址东北部的公共墓地是迄今发现墓葬数量最多、骨骸最为完整的良渚文化墓地之一,清理出各种等级墓葬20多座,出土各类质地随葬品700余件,随葬玉器中包含有琮、璧类等高等级礼玉,时代涵盖良渚的早、中、晚期。

  蒋庄遗址

  钱成介绍,蒋庄遗址的发现,对于良渚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打破了学术界以往“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认为,蒋庄遗址的发现,充分说明扩张到长江以北的良渚人正在向淮河流域靠近,也提供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交往的新证据。

  和蒋庄遗址相类似,在泰州,众多考古发现足以证明长江并不是阻挡文明交流的“天堑”,江南江北的联系在数千年前就已非常紧密。发现于姜堰北郊、新通扬运河南侧的天目山遗址是我省首次在长江以北发掘的商周城址,也是目前江淮地区发现的最早城址。它位于古长江水道与古海岸线进退变迁的区域内,是春秋早期乃至西周晚期吴国向北发展要道上的一处军事要塞,距今有3100—2700年的历史;1974年、1994年在泰州发现的一批六朝青瓷,则纠正了“长江北岸无六朝青瓷”的说法,为泰州的六朝文化增添精彩注脚。

  长江基因,

  塑造“江城”多样文化

  唐代王维在《送从弟惟祥宰海陵序》一文中写道:“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将“江城”美名赋予泰州。在这位著名诗人的笔下,一幅动人心魄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浩然之波远接天际,海潮澎湃于天地之间,海陵城巍然伫立于江海相接处。

  “泰州先民临水而居,汲水而生,治水而兴。长江对泰州的滋养体现在各个方面,这片土地上的盐税文化、戏曲文化、移民文化、宗族文化、教育文化、吉祥文化、红色文化等,无不与长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参与“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牵头编撰《江苏地方文化史·泰州卷》的钱成教授说。

  历史上的泰州临江滨海,盛产海盐,李白誉之为“吴盐如花皎白雪”。西汉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凿了一条东起如皋蟠溪,经海陵仓,西至扬州茱萸湾的运盐河,将海盐从古海陵的海滨盐场运出;唐代,泰州已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海陵监“岁煮盐六十万石”;到宋代,泰州产盐销盐量居全国之首;明代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直接设在泰州;清初,泰州依然是黄海沿线盐商贩运营销的主要集散地,白花花的海盐通过长江和运河,行销全国各地。

  梅园

  走进泰州市区凤城河畔的梅园,观众会欣赏一段梅派青衣婉转动听的《贵妃醉酒》。众所周知,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泰州人,但泰州的戏曲文化却不始于梅大师。钱成介绍,早在明代,泰州就因其地处长江北岸,沟通江南和江北的地理优势,成为昆曲“越江北上”的第一站。明中期以后,泰州城区及沿江的城镇、码头,为东进的徽调,南下的拉魂腔,以及木偶戏、道情、弹词等地方戏曲和曲艺的融合、创新与传播提供了天然空间。以京剧为例,以泰州为中心的里下河南部地区,既是“四大徽班”进京出发地之一,也是“里下河徽班”的聚集地、“南路淮剧”和“南派京剧”的发源地。里下河徽班众多艺人越过长江,进入上海,成为其后“海派京剧”的代表性演员,推动了“南方京剧”的繁荣。

  “百姓日用即道”,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唯一以地域命名的学派——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代表性主张。他提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是“道”,有田耕,有工做,有饭吃,有衣穿,就是“道”,就是官员追求的工作目标。泰州学派诞生于长江之滨的安丰场,但影响力却遍及长江流域,经由徐樾、颜钧、王襞、王栋、何心隐,进而到李贽、汤显祖等的广泛宣传,从长江之城泰州辐射全国各地,进而走出国门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启蒙思潮。“泰州学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儒学思想宣传,使儒学回归民众之中,回归孔子的立教之本。”南京大学教授周群这样描述泰州学派的重要价值。

  崇儒祠 泰州学派纪念馆

  东流的长江水,更为诗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在泰州的长江边,文人墨客写下灿若繁星的诗章,为长江诗词文化增色。唐代刘商送别由长江水路前往泰州的友人,他深情写道:“烟波极目已沾襟,路出东塘水更深。看取海头秋草色,一如江上别离心。”唐代李嘉祐《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细腻描摹泰州“水城”特色;宋代文学家刘攽《海陵》:“楚江葭苇带青枫,小市鱼盐一水通。”反映的是泰州沿江繁荣富庶的生活;苏轼名作《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的是靖江春日的风和景明;明代泰州才子储巏的“北望江乡水国中,帆悬十里满湖风。白苹无数依经蓼,唯有逍遥一钓翁。”则对故乡泰州的水乡风光充满深情。

  人民海军,

  从长江之畔扬帆起航

  大江东去,一时多少豪杰。和江苏的其他长江城市相比,泰州的长江岸线并非最长,但发生在这段江面上的一幕幕历史风云却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驱车从泰州市区一路向长江方向行驶,便来到了白马庙。1949年,在渡江战役隆隆炮声中,人民海军在此宣告成立,将这个地名永远地镌刻在了中国革命史册中。一个不靠海,却临近长江的小村庄,缘何成为人民海军诞生地?“白马庙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长江不远,交通便利,同时又是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很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副馆长乔立兵说,白马庙是渡江战役发起前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及渡江战役东线作战指挥部所在地。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4月23日,中央军委急电三野:立即组建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当天下午,华东军区海军首任司令员张爱萍将军,在白马庙读书楼的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会议,正式宣告了人民海军的诞生。

  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一艘参加过渡江战役的木船,如今是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船体周身密密麻麻的枪孔弹眼,让人想见战斗的激烈。从长江上的小木船,到今天纵横大洋的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人民海军从长江边的白马庙扬帆起航,驶向远洋,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伟大转变。70多年来,泰州人民始终和人民海军保持深厚情谊。“2005年,海军方面为了感谢泰州人民为海军作出的卓越贡献,将一艘现代级驱逐舰(舷号138)命名为‘泰州舰’。”乔立兵自豪地说。

  在靖江,“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同样见证着泰州在渡江战役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靖江本为长江中的沙洲,明代成化年间建县,到清代才完全与长江北岸相连。”靖江市博物馆馆长朱苏钢说,从靖江的名称就可推断,这座长江小城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拥有“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锁钥金陵”的重要战略价值。靖江的长江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浓厚的军事色彩。早在1842年鸦片战争中,靖江军民就奋起抵抗,击败沿长江来犯的英军;1949年4月21日,三野十兵团从靖江胜利渡过长江,靖江成为渡江战役的东线起点。1999年,曾担任十兵团司令员的叶飞上将为一部反映靖江人民在渡江战役中踊跃支前的纪录片欣然题词“东线第一帆”,充分肯定这座长江之城在渡江战役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切为了渡江,一切为了支前,一切为了胜利。乔立兵说,伟大的渡江战役中,泰州人民先后调运粮食10475.2万斤、草5505万斤,动员民力近59万人,动用船只3000多艘,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在长江之上凝结了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王慧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