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春耕农资保供稳价调查:价格普遍上涨,管理“挤出”效益
2022/03/01 23:14  交汇点  

  惊蛰将至,江苏各地春耕工作已大幅铺展开来。记者在走访田头时发现,今年肥料、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较高,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成本。部分农民向记者反映,往年会早些囤积农资集中使用,今年由于价格偏高,减少了囤积。

  今年农资价格究竟涨了多少?为什么涨价?江苏的农资储备量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化肥涨价约三分之一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近几日随着南京放晴,气温攀升,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大鹏村农民孙应白320亩小麦眼见拔高。他每天吃完早饭都要到田里看看,准备打除草剂。

  “今年小麦长势不错,估摸着这茬收入还行吧?”记者问。

  “不好说。今年肥料价格高得不得了,比去年高了三分之一,农药价格也涨得太多了。”孙应白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植水稻和小麦两季,需要250斤化肥,目前每100斤涨价55-60元,一亩地成本就要涨近150元。这茬小麦,算上种子和春秋两茬肥料,每亩地已经投入成本300元了。

  “过几天还要施除草剂和增长剂。比如增长剂芸乐收,一箱是5000元,买了6箱,要在除草、灌浆和扬花时分别打一遍。”孙应白表示,去年这片地的纯利润约20万元,但收入都是辛苦钱。“现在种田不容易,成规模种才有得赚。粮食价格一直涨不上去,种植成本又上来了,利润就更少了。”

  种植户端的农资价格上涨了,利润在农资店吗?

  随后,记者来到南京八卦洲柏蓝农资店,店铺开了十多年,一直销售蔬菜种子、肥料、农药等。门店负责人张光才告诉记者,今年肥料价格涨得很多。如185元/包的尿素去年135元,220元/包的复合肥去年仅170元左右。按照周边农民的种植习惯,平均一亩地需要施一包肥。“农药也涨价,比如这个除草剂,今年每瓶卖8元,进价就接近7元,去年销售价只有4-5元,涨了70%。其实我们并不赚什么钱,进货就很贵,我们定价也是被迫提高了。”

  农资店不赚钱,农资流通企业拿走了利润吗?

  常州市农资协会秘书长、常州农资化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玉波介绍,常州种植结构比较杂,主要种植作物有果树苗木、蔬菜、草坪,也有水稻、小麦等。作为流通环节,农资从厂家经过公司,再供应到常州各乡镇、零售网点、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今年农资价格同比上涨20%左右,从我们进货就涨价了,并不是我们故意提高价格。不过目前没有出现大幅度的销量下滑。”

  江苏省农资集团溧阳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太平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肥料储备量约6000吨,各类农药约200吨,基本上能满足市场需求。“从目前来看,今年春耕农资产品的价格较去年涨幅不是非常大,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农资产品的价格就已经涨幅巨大,如肥料平均涨幅均在1000元/吨左右,处于高位运作。其次国家通过出台各类政策开始管控,所以今年虽然有涨幅,但是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据吴太平介绍,目前公司的农资销量没有受到价格影响而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提前打款生产企业锁定价格,另一方面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对春耕保供的要求,公司农资产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进行销售,减少种植户的种植成本。

  据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调查,目前我省尿素出厂价格为2700元/吨,同比上涨630元/吨,涨幅为30.4%;45%氯基复合肥出厂价格为2850元/吨,同比上涨730元/吨,涨幅为34.4%。尽管从去年以来化肥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但农民投入意愿没有发生改变,该用的肥料并没有受价格影响而减少购买,但受价格波动影响,囤肥量明显减少,基本上是随用随买。

  为何涨声一片

  农资流通企业也不赚钱,涨价从何而来?作为春耕农资的大头,肥料为何涨价幅度如此之大?记者溯流而上,找到了肥料生产厂家。

  位于张家港市的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最大的肥料制造商。公司企业年产尿素40万吨、氯化铵70万吨、复合肥200万吨,尿素主要销售至长三角地区,复合肥到二十几个省份,氯化铵主要销往华东地区。为了保障春耕生产,目前华昌化工9条生产线24小时生产。

  华昌化工副总张汉卿介绍,今年肥料价格上涨是国内甚至是国际普遍现象。尿素出厂价同比上涨500-600元/吨,复合肥同比上涨1000元/吨,钾肥同比上涨2000元/吨。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他透露,钾肥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际供求关系变更,二是大宗原材料和海运费上涨。导致钾肥最新价格为590美元/吨,合成人民币约4200元/吨,而去年同期钾肥为2200元/吨,几乎翻倍涨价。尿素价格上涨,主要来自煤炭涨价。煤炭去年这时700元/吨,目前1300-1400元/吨,加上用电成本上升,尿素成本上涨约700元/吨。磷铵原料是硫酸、矿石、合成氨,硫磺是硫酸的原料。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硫磺和矿石,硫磺去年这个时候是900多元/吨,现在是2400元/吨,可以说是暴涨,今年矿石也同比去年每吨上涨300元。

  “其实我们并不赚钱,原料和中间环节赚走了利润大头。”张汉卿说,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目前公司只签一个月的合同。出厂价攀升属于被迫提高,其实企业并不希望涨价。

  某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尿素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实际执行价格在2600-2700元/吨之间,去年同期是2200元/吨,涨幅约20%。

  记者了解到,其公司生产化肥的原料主要是煤炭,来自内蒙古和陕西,签订年度合同。今年化肥涨价主要是受到全球疫情及通货膨胀大环境影响,各类原辅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产品生产成本。“目前原料煤到厂价格在1200元/吨左右,去年同期是780元/吨,涨幅53.8%。化肥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成本推动,目前公司仍然满负荷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整体经营保持相对平稳。”

  上述人士认为,在政府调控下,今年化肥市场整体比较平稳,价格波动幅度不大。目前国际化肥、粮食供给比较紧张,国内氮肥行业整体供需处于相对平衡阶段,在保持煤炭稳定的基础上化肥价格也基本以稳为主。

  记者从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了解到,今年肥料涨价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化肥价格大幅上升带动;二是受煤炭、硫磺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三是受钾肥涨价带动,我国钾肥大部分依靠进口,2022年钾肥大合同离岸价为590美元/吨,2020年为220美元/吨,2021年为247美元/吨。

  以管理“挤”效益

  面临高企的价格,我省春耕农资储备如何?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薛璐璐介绍,作为化肥流通主渠道,我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实施绿色农资集采统配工程,加快完善以社有农资企业为龙头、配送中心为依托、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为基础、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肥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体系,持续推进肥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工作。同时,组织社有农资企业与上游生产企业对接,选择适销对路的肥药,加大低毒低残留肥药和生物肥药采购力度,备足备好春耕农资。

  盐城市供销社以市农资公司为龙头,组织各县级农资企业组成农资保供联盟,采取团购大单锁定价格、统一配供压降费用,自储代储联储备足货源,尽力稳控价格,保障供给。该市供销社还积极吸纳央企涉农资源为盐城服务。中农集团已将现代农服公司江苏总部落户盐城,全面提供“中国农资”品牌下的资源支持盐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盐城市供销社最新农资仓储、销售动态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以来,盐城市供销社系统化肥销售量7万多吨,现库存约4万吨,在途资源6万多吨,可满足春耕农业生产需要。

  徐州市睢宁县供销社发挥“供销+银行+保险”“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优势,靠前指导社属农资企业,积极对接银行、保险公司,做好农资储备资金筹措,发挥“淡储旺供”功能,加大化肥、农药采购力度,做好春耕农资货源储备和市场供应准备工作,保障春耕生产农资需求。截至目前全县供销系统已调运储备化肥17000余吨,各种农药300万元;1月至2月初,供应各种肥料1800吨,价值630万元,供应农药180万元。

  江苏苏合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总经理黄建康分析,受到用肥成本增加、备肥习惯改变、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因素叠加影响,今年我省化肥需求量仍将延续“稳中趋降”态势,预计全省春耕化肥需求150万吨左右,其中氮肥65万吨,复合肥50万吨,钾肥5万吨。目前全省库存约70~80吨,加上春耕期间省内生产,完全能满足全省春耕用肥需求。

  采访中,不少人还提到,除了储备农资,还可以通过种植和流通环节压缩成本,从而保障利润。如王玉波分析,政府可以建立一个流通企业的农资储备制度,相当于建立一个蓄水池。“比如我们常州农资协会可以储备5000吨化肥,在春耕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时投放市场平抑价格。”

  盐城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建议,可扶持相关企业,加大对农资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适当给予税收优惠及补贴,控制对于因原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引起的出厂价格上涨。同时改善营销渠道,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推行集中采购锁定价格,统一配供直送农户,减少销售层级,降低营销成本。

  “管理出效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艳表示,目前国际国内农资普遍涨价,短期内是一个大趋势。不过依然可以从种植端压缩成本,保障农民种植利润。

  她建议,农业主管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及农资生产销售企业,进一步加强农资使用的培训指导,引导农民做到科学施肥、有效施肥,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养分损失和环境污染。种植户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种植和肥药精准管理水平,精细种植,让肥料发挥最大的增产提质作用。比如在化肥涨价的形势下,有机肥、农家肥或粪肥替代部分化肥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措施,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不但全面改善土壤性状,而且显著提高肥料的有效性。多方发力,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有机肥在粮食作物上使用的力度,特别是农机具的配置、使用和维保等管理机制,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等多方的引导、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建立产-服-用三者间合理的利益联动机制,才能使社会化服务组织步入长期良性运行的轨道,进一步推进有机肥在大田作物上大面积应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吴琼

  受访者供图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