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古韵新声话长江 | 31年的“环保接力”
2021/09/19 14:42  新华报业网  

  《孟子·滕文公》云:“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汉江,古称“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称为“江淮河汉”,在武汉龙王庙段汇入长江。

  每个月,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的老师,都会带着学生,来到学校设立于龙王庙的环境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观察环境、监测数据。“我们教会学生自己动手去取水样、使用仪器,监测汉江水的溶解氧、余氯等水质指标。”带队老师张伟介绍道。

  张伟是大兴路小学的科学课教师,同时也是该校红领巾环境观测站的辅导员。

  在他1992年刚到大兴路小学任职时,观测站才成立两年。“当时的监测仪器肯定没现在这么好,很多都要手动挨个操作。”张伟介绍,当时观测站主要是监测大气、噪声、降雨、降尘等情况,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些项目大多已实现自动化监测,“我们就把目光投向了离学校不远的汉江”。

  2012年起,张伟带领观测站的学生每个月到基地定期监测汉江水质,从未间断过。“一年以后,我们了解到汉江一年当中水位高低、水质变化等情况。接着我们就想,我们是汉江的最下游,那么汉江上游的环境如何呢?”

  于是,2013年至2018年间,张伟连续5年每年带领学生对汉江全流域进行水质监测和环境考察。“我们每年在同样的时间,到同样的地点,进行15个点位的采样和数据对比。”他表示,5年下来,通过翻看以往的监测记录,“应该说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环保教育,是一项“不老的事业”。

  从教近30年的张伟,一直坚守在科技和环保教育的第一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其中有的学生,长大后从事了与环保相关的工作,应该说是我最高兴的事儿了。”

  “在辅导学生进行环保实践的过程当中,学生的环保意识能有一定的提升,同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些环境问题,最终有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儿童中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的意义所在。”张伟说,也许学生们长大后未必记得请仪器的具体操作方法,但是从学习中收获的环保意识和理念是丢不掉的。“环境监测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从小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自1990年观测站成立以来,持续了31年的“环保接力”,也让大兴路小学获得了不少国际、国内的荣誉,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500佳”环境奖,以及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大奖——“中华宝钢环境奖”环保宣教类优秀奖等。到目前为止,观测站已经记录了3万多条环境监测数据,而这个数值还在持续增加。

  2020年11月,大兴路小学成立了长江(武汉段)环境观测站。张伟不定期带领学生们到长江边,观测长江水质、判断江豚生存环境的优劣、捡拾江岸垃圾等。“虽然我们到现在还没有亲眼在长江边观测到江豚,但随着环保相关政策的推进,还有公众保护‘母亲河’意识的不断提高,我相信水质会越来越好、鱼也越来越多,未来我们一定能亲眼看到江豚跃出江面。”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

  点击了解详情>>

  策划 任松筠 田梅

  统筹 孔德信

  文字 丁叮 邓晓琦

  视频 谭倩文

  制图 郑玲玲 陶蓉

  “后浪”工作室出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