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追寻“消失”的城市河道系列报道之一:一段地下河,如今只在校歌里“欢唱”
2020/12/03 21:14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生态的廊道。本着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理念,南京等城市在“明河”治理已近收尾、入江河道水质大幅改善基础上,把治水重点瞄准暗河暗涵,通过清淤疏浚、污水纳管,力争清水出涵,有条件的地方恢复自然河道。这是城市治水的转折性变化。本报今天起推出“追寻‘消失’的城市河道”系列报道,探究城市暗涵复杂成因,探寻水环境系统治理之策。

  入冬后阴雨连绵,虽然雨量不大,但是淅淅沥沥持续近一周,让南京入江河道之一的金川河水质出现波动。记者11月26日在流入金川河的城北护城河钟阜路桥看到,河水浊度明显加深。

  “金川河水质出现反复,我们判断除了初期雨水汇入,很大一部分污水来自地下暗涵溢流。”南京水务局一级调研员竺兴宏说,南京“明河”治理已近收尾,雨污分流体系加速成型,接下来“暗涵”整治是重头戏。为此南京排出49处、43公里长暗涵,花3年时间实施“清涵清管”行动,有条件的暗涵恢复为明河。

  竺兴宏所言的暗涵,俗称“城市地下河”,过去是敞开的城市河道,因为种种原因被覆盖填埋了。像南京这样的暗涵,我省苏州、无锡等城市也出现过。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追踪这些“消失”的城市河道,探究城市暗涵复杂成因,探寻水环境系统治理之策。

  校歌里的金川河,

  让人几多畅想几多留恋

  “金川之滨,北京路旁,美丽的宁海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地方……知识像春雨,滋润着我们茁壮成长。”每逢校庆,宁海中学便播放校歌《金川春雨》,这是上世纪80年代老校长向家泰写的校歌,一直传唱至今,虽然河道覆盖地下,但每当歌声响起,老教师陈伟荣的记忆便被唤醒。

  “我1989年进校任教,金川河就像校园里一条绿飘带,从教学楼和操场间翩跹穿过。”说起金川河,教语文的陈伟荣措辞很优美。在他印象里,上世纪80年代末河水清澈透亮,一下雨鱼便在水里扑腾,尤其是梅雨季节,还能看到小鱼成群逆流而上的欢快景象。夏天,河岸两边的柳树、梧桐、槐树郁郁葱葱,河面都被遮蔽在阴凉下。“午休时,我最爱沿着河边散散步,老师同学也都把河边当作休息区,在草坡上席地而坐,享受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两岸居民楼增多,生活废水肆意排入河中,金川河一步步从景观河变成令人掩鼻的“下水道”。“就在河道黑臭的一两年内,宁海中学至鼓楼区政府一带的河道先后被覆盖,建起马路和停车场,后来一路向北盖到中山北路上的华江饭店。”与陈伟荣同年代进校的教师彭汉年说,如今宁海中学校园一景——紫藤长廊,就建在当初的河道边,每到4月紫藤如瀑布般落下,如果河道还在,在清澈河水映照下,紫藤花会显得更美。

  宁海中学校歌里的“金川”,是金川河中支的上游,顺着江苏路、中山北路一直到人和桥,长约1公里全被盖在地下。由于暗涵难以清理,几场冬雨下来,溢流污水汇入明河。河“没”了,河上的桥也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富贵里小区门口的大方巷桥,白色的桥栏杆成了小区大门,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一丝“桥”的影子。

  金川河水系覆盖南京城北,可从北京东路到山西路、湖南路,3条支流上游末梢都已被覆盖在地下,这片南京最繁华、最密集的片区,只能从地图上留下的十几座桥名,大体判断河道走向。

  坐船进香的进香河,

  60年前由“河”变“路”

  十里秦淮名扬天下,指的是内秦淮河水系南支东西五华里。穿过南京城南的内秦淮河水系,没有出现像金川河上游那样“集体灭失”的情况,但在内秦淮河北支的末梢,河道“忽明忽暗”“时隐时现”,最上游的进香河,整个成了地下暗涵。

  记者驻足内秦淮河太平北路桥,东段是玄武区近两年刚整治过的内秦淮河北段,河岸大树、青石步道夹拥着河水顺延珠江路一路往东,景色宜人,可往西看新世界中心两栋高楼,硬生生“插”在河道上。过了新世界中心河段是北门桥,桥栏下的缝隙还能看到暗河,可是再往西,河道整个被中山大厦覆盖了。

  北门桥往北有一条路叫进香河路,相比于附近珠江路、北京东路的熙攘,进香河路高大的水杉林已经红遍,掩映着一方静谧。驱车而过,沿途一串老地名“莲花桥”“老虎桥”“大石桥”真真切切地提醒着行人,地下流着一条很古老的河。

  历史上,进香河路因香客坐船前往鸡鸣寺进香而得名,1958年由“河”变“路”后,消失在公众视野超过半个世纪,地下依旧保留着原河道。“我是眼看着进香河一步步消失的。”家住进香河路33号的谢老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河道先是被盖上水泥盖板,种植灌木花卉,成了暗沟,后来两边扩建成马路,栽上水杉,河水就再也看不到了,“如今走在进香河路上,我偶尔还会恍惚,觉得自己走在河上。”

  竺兴宏介绍,南京河道被大规模埋入地下,是因为随着聚居人口增多,地下管网和污水处理能力未能同步跟上,导致河道发臭发黑,居民有怨言,当时盖成地下河也是无奈之举。其中改建成道路、停车场、篮球场等的河道,还有恢复的可能,但上面盖上房子或架起高架桥,就很难“逆转”了。

  “双棋盘格局”不再,

  苏州历史上清朝填河最多

  把“龙须沟”“下水道”填埋地下,不仅可以“遮羞”,还可扩大开发面积,保持地块的“完整性”。所以城市“向水里要地”十分常见。

  作为江南水乡城市,无锡城市水系曾有“一弓九箭河”之说。无锡市水利局老工程师尤德康回忆,城中9条箭河中除因短小早已湮没的一箭河和九箭河外,其余7条箭河均被填埋。1958年前后,又用开挖惠山映山湖的土方堵住了城中直河,修成中山路一段。至此,城中河道差不多都消失了。

  “无锡人习惯把两头不连通的断头河,俗称为浜。梁溪区被叫做‘浜’的河道有76条,占河道总数的50%。”无锡梁溪区水利局局长万建农说,该区土地利用率达95%以上,一些河道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成了箱涵和管涵,由于地下暗河存在大量的雨污混排管,成了许多明河的污水源。

  作为“东方威尼斯”“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是苏州古城延续千年的风貌,但苏州河道“消失”的历史比南京、无锡更早。苏州市有关部门测算,宋朝时期苏州城内河道长约82公里,明朝城内河道长约86公里,清朝时期城内河道只剩长约62公里,填去河道47条(段),长达23.8公里,是历史上填河较多的时期,古城风貌在这一时期严重受损。民国时期古城区又填掉河道8条(段),长约6.7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因整治环境、填河建房、盖厂及街巷道路等市政建设需要,再填埋23条(段),长约16.3公里。

  如今,再谈“双棋盘格局”“六横十四纵两环”水网体系,只能从平江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中去寻找蛛丝马迹。若要恢复苏州被覆盖的河道,需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陈雨薇房雅雯 顾巍钟

  图片:赵亚玲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