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武汉重庆南京,《新华日报》老社长石西民的三段"新华情缘"
2020/12/03 16:55  新华报业网  

  石西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和宣传、文化工作方面的杰出组织者,也是《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后的第一任社长。近日,石西民之女石小国女士来到《新华日报》报史馆,在一张张老照片和旧档案中,追寻父亲留下的足迹,讲述父亲和新华日报的三段情缘。

  烽火硝烟,他为“新华”发回战地报道

  “1943年,我在重庆出生,当时父亲就在《新华日报》工作。”《新华日报》报史馆内,在一张重庆时期报社所办“托儿所”照片前,石小国久久驻足,沉浸在回忆之中:“艰苦的抗战时期,包括父亲在内的报社工作人员忙于战时文化宣传工作。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报社办起了托儿所,那时的我就是托儿所的一名小朋友。”

  在另外一张1941年拍摄于重庆虎头岩《新华日报》报馆门前的合影中,石小国一眼就看到了父亲熟悉的身影。照片上,石西民、吴克坚、陆诒、章汉夫、潘梓年、戈宝权等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并肩而立,意气风发。当时的《新华日报》群英荟萃,汇聚了一大批文化名人,书写了一段光辉岁月。

  “《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时期,父亲担任编委、编辑部主任。早在报社筹办和初创时期,他就参与其中。父亲这一生,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但他对自己的新闻生涯极为珍视和看重,对于自己和《新华日报》的几段情缘,始终无法忘怀,视为自己人生最华彩的片断。 ”石小国说。

  石西民,1912年11月4日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28年10月,他在上海投身党领导的革命文化运动。1929年9月,石西民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3月,他担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部干事,从事工人运动,同时兼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后改为《红旗日报》)的通讯员。《红旗》是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白色恐怖环境下秘密出版的报纸。石西民采写的沪东工人运动的通讯,在《红旗日报》上发表,这是他最初的党报工作实践。

  在上海时期,石西民参与编辑《中国经济情报》杂志,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后又进入《申报》,担任《申报月刊》编辑。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以战地记者身份,奔赴一线采访,采写了大量华北、华东抗战前线的报道。

  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中共中央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这是我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由于南京很快沦陷,《新华日报》改在汉口创刊,时间是1938年1月11日。

  “父亲1937年11月就参加了《新华日报》的创刊筹备。”石小国回忆,在武汉时期,石西民主要担任要闻版编辑。从1938年6月开始,石西民又奔赴前线采访,他采写的《活跃在京芜的新四军》《一年来的新四军》《越过江南敌人封锁线》《陈毅将军访问记》等通讯报道陆续在《新华日报》上发表,详细深入地介绍了新四军的英勇战绩,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他也成为受到读者瞩目和喜欢的知名记者。

  大智大勇,沉着应对反动当局种种刁难

  1939年9月,石西民奉命回到重庆,担任《新华日报》编辑主任,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从事抗战文化宣传工作。

  《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期间,常常受到当局的刁难和打压,检查与反检查的斗争在双方之间激烈展开。作为主持报社夜班编辑工作的负责人,石西民组织大家采用违检、抗检、暴检等方式,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1941年1月17日晚上,石西民和报社负责人章汉夫一起,与前来坐镇监视的国民党新闻检查官斗智斗勇,使周恩来同志“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四言挽诗在第二天得以公开见报,向全国人民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这份珍贵的报纸,如今就收藏在《新华日报》报史馆内。

  1945年初,石西民改任《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他和报社同志一起,在重庆新闻界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为抗议国民党特务制造的“较场口血案”,他两次发起组织重庆新闻界大规模的签名信活动,将一大批新闻文化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党在国民统区赢得了民心, 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

  抗战胜利后,中央决定出版《新华日报》南京版,由石西民负责筹备事宜,“当时已选定社址设在中山路,人员都到齐了,机器也安装好了,试版的样报也印出来了,但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挠,报纸最终没有能够发行。”石小国回忆,1946年父亲随中共代表团来南京,虽然只有短短五个多月时间,但他在新闻界广交朋友,向民主人士宣传党的主张。他采访国共和谈,发表《时局的激流》《“拖”“骗”已到尾声了》《南京之秋》等著名通讯,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同年10月份离开南京时,他满怀信心地对新闻界的朋友们说:“我们很快会回到南京来的!”

  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第二天,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准备南下的党内外文化界人士。宴会上,周总理宣布,中央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石西民同志受命担任《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后的第一任社长。

  “父亲接到任务后,立刻动身乘火车南下,车到蚌埠,淮河铁桥被敌人炸毁,他换乘大卡车,日夜兼程赶往南京。”石小国说,一抵达南京,父亲立刻将来自解放区的南下干部、隐蔽在原《中央日报》的地下党员等几路人马整合在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报纸出版工作中去。

  再回南京,《新华日报》在胜利凯歌中出版

  1949年4月30日,第一张南京《新华日报》呈现在百万南京市民面前。沉浸在翻身喜悦中的人民,在党报上听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那一天,几万份报纸被一抢而空,人们纷纷写信、打电话给报社,表达对拥有了自己的报纸的兴奋心情。

  如今,这份《新华日报》收藏在《新华日报》报史馆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新华社社论—庆祝南京解放》《东进我军解放苏州》……头版上的一篇篇报道,传递着解放的喜悦。这份快乐穿越了70多年,感染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参观者。

  从1949年4月到1951年3月,石西民在《新华日报》社长任上将近两年时间。当年的老报人、老员工回忆,石西民社长将战争年代党在解放区和国统区两种优良的办报传统相结合,正确宣传党的路线政策。他坚持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强调求真务实,提出报纸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要文过饰非。

  他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成立了“新华之友会”,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新华日报》每天拿出一定篇幅刊登各阶层读者来信,倾听人民心声。在石西民看来,《新华日报》是沟通党和群众的一座桥梁,发挥着党的耳目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在《新华日报》报史馆内,保存着1951年《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两周年之际,全体员工留下的签名纸。记者找了半天,才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社长“石西民”的名字。“这反映了父亲的性格,他虽然是报社领导,但从没有搞特殊化,他始终谦逊诚恳,平易近人,关心每一个同志。”石小国说。

  时任《新华日报》经理的王淮冰回忆,石西民对同志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对于年轻同志谆谆教诲,爱护备至。他特别指示要给夜班人员的宿舍挂上深色厚窗帘,避免噪音的干扰,让工作了一夜的同志们睡个安稳觉。当时在《新华日报》工作的李廉后来回忆,石西民社长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一次,李廉来到石西民在广州路的住处,走进“卧室”,只看到房间空空,一条灰色棉毯铺在地板上,旁边只有一个灰毯和一个军用背包。

  看似无情实有情,终于读懂父亲“背影”

  石西民有六个子女,均学有所成。在孩子们的眼中,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石晓华是石西民的大女儿,也是我国著名导演,曾执导《泉水叮咚》等影片。在她的童年记忆中,看到最多的是父亲的背影。那时,石西民在《新华日报》负责夜班编辑工作。每天晚上,石晓华要睡觉了,父亲却出门去上班,几乎没有和女儿在一起待过一个整天。

  上世纪60年代初,石晓华考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此前主管上海文教宣传工作的石西民调往北京。临走之前,父亲将位于康平路的住房上交,石晓华只能挤在学校无比简陋、号称“光棍楼”的集体宿舍里。石晓华入党时,组织上即将审查通过,父亲却突然主动提出,自己的女儿还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资格,还要继续努力后才能加入党组织。

  如今已79岁的石晓华坦言,当时的她对父亲甚至还有几分怨气。但后来,直到父亲去世,她从人们对父亲的评价中,从对父亲一生事迹的回顾中,才真正读懂了父亲的“背影”,明白了父亲对子女的“无情”,恰恰是源自革命者高度的廉洁和自律。

  石西民担任过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省委宣传部长、中宣部秘书长、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宣传部长、华东局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要职,虽身居高位,但他对知识分子真诚尊重,对普通劳动者热情相待。三女儿吴捷和六女儿石小援回忆,家中保姆全身心照料着这个十口人的家庭。父母将保姆的孩子接来家中居住,让他们与自己的孩子姊妹、姐弟相称,视若家中成员,关心他们的求学与工作。

  一次,石小援的老师来家访,石小援带着老师从后面的便门进入家中。父亲知道后,严厉地批评她:“老师是你第一个要尊重的人,怎么能让人家从后门进,要懂得从小事上尊重人!”

  “对家人尤其是子女,父亲却始终严格要求,甚至带着几分严厉。”石小国记得,上中学时,一次她期末考试成绩不错,兴冲冲地将成绩报告单拿回家中。“父亲看到老师对我的评语中有这么一句:‘勤恳朴实,不像高干子女’,立刻就发火了,他训斥我说:‘学校是怎么知道你是干部子女的?你的父亲不是高干,而是人民的一名勤务员!’”

  对革命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对同志和朋友宽容仁厚,表里如一,对自己严格自律,清正廉明,对家人从不搞特殊化,这就是子女眼中的石西民,“父亲的言传身教,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石小国告诉记者,目前,石西民的家乡——浙江省浦江县已将石西民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石西民纪念馆也在广为征集藏品,将用丰富的展陈,展示这位新闻战士不平凡的一生。

  交汇点记者 于锋

  视频 交汇点记者 张琦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