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宁夏石嘴山:沸腾的群山恢复美丽宁静
2020/09/29 14:15  光明日报  

  宁夏贺兰山腹地大磴沟,山风呼啸。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曾经的矿区,绿色植被点面成片覆盖山体,小树苗像卫士般迎风站立。昔日大规模露天采煤带来的“黑色之殇”正渐渐愈合。

  7526次绿皮小火车缓缓停靠在大磴沟站,81岁的王明祥拉着老伴儿曹霞的手登上车厢。1960年,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王明祥从河南老家来到石嘴山市原905厂工作,这一待就是60年。“老矿工都知道,原来这一带是砂石矿企业和洗煤厂,到处都是黑灰,遇到大风,走路都得蒙着头。没想到这几年变化这么大,煤矿企业都关了,山也绿了。”王明祥说。

  曾经,这趟每天往返于贺兰山汝箕沟矿区和银川的列车,是附近矿区职工的专列。“现在的乘客大多是来旅游的,专门看沿线工业遗迹,怀念旧日时光。”列车长王晓燕说。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点,这里产生了宁夏第一锹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铁。贺兰山深处,对“太西煤”的开采几十年来从未停止。

  “靠山吃山”的传统发展方式,不仅毁了这座城的颜值,更伤了它的元气,长期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让高质量发展变得越来越吃力。

  “十三五”期间,痛定思痛的石嘴山下决心推进产业革命。2017年,宁夏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石嘴山启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清理整治工作,一连关停了30家煤矿企业、109家洗储煤场和33家砂石矿企业。在自然恢复的同时,采取削坡降级、沟道清理、坡面覆土、植树和种草结合等措施逐渐恢复贺兰山的生态。

  后工业时代,石嘴山依托保留完整的老矿区、旧厂房、老设备、医院、企业办公楼等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一些工矿遗存还成为工业题材影视拍摄的取景地。以石炭井为核心的工业旅游特色小镇已完成了《贺兰英雄》《荒草丛生》《远去的山桃笏》《绿皮小火车》等影片取景拍摄。

  随着第三产业崭露头角,传统产业依靠创新驱动和技术改造逐渐焕发新活力,园区建设、产业布局越来越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定位。

  在宁夏盈氟金和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的电子级氢氟酸项目正加快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新增产值4.2亿元、利税1900万元,将有效缓解西部地区电子级氢氟酸供应紧张的局面。”企业副总经理谢永军告诉记者,2017年,这家曾连续5年亏损的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先后投入2.8亿元进行技改。新工艺不仅打破了原材料的使用限制,还实现了废水、废气的循环再利用,通过技术革命突破困局。

  在做大做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多元合金四大产业集群基础上,石嘴山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专业园、锂电池专业园、聚酰胺专业园等园区,积极推进高载能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变。

  石嘴山,这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已走过60年历程。据石嘴山市委书记王文宇介绍,“十三五”以来,石嘴山正在由单一的煤炭基地向新型工业之城转变,一批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焕发新活力,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多元合金等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工业经济的新支撑。旧日“煤城”的非煤产业比重提升到86.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4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7家,科技贡献率达到55.14%。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