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张阿舟百年诞辰:新中国首架飞机“特等功臣”、一门三院士
2020/09/27 17:2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试制了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荣获“特等功臣”嘉奖,是振动领域的泰斗,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飞机结构强度和振动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三位院士。他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真实写照,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张阿舟教授。

  9月27日,张阿舟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力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包括12位院士在内的150余名来自高校院所的领导专家、国内力学领域的知名学者齐聚金陵,共同追忆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张阿舟教授,研讨力学学科的发展大计与前沿问题。

  现场举行了张阿舟先生塑像揭幕仪式和智能装备动力学中心揭牌仪式。研讨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海岩教授、南航航空学院院长高存法教授分别作了《中国力学学科发展调研与思考》《南航力学学科发展历程》的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闫楚良、魏悦广、郭万林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据悉,上世纪50年代,以张阿舟先生、范绪箕先生、杨岞生先生和戴昌辉先生等著名学者为代表的力学教研群体,创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学科。60年多来,南航力学学科培养了以陶宝祺院士、赵淳生院士、胡海岩院士、郭万林院士、陆夕云院士、向锦武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面向学科前沿的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中的许多关键难题。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特等功臣:试制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1920年,张阿舟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县一个书香门第。从他懂事起,国家一直内忧外患、贫穷落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小他就树立了“科学救国、振兴中华”的理想。

  193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航空工程系助教。后参加庚子赔款考试,考上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生,他仍然选择的是航空工程专业。毕业后,导师推荐他进入英国飞机工厂研究和发展部工作,任技术员。之后,他又回到布里斯托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49年12月,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刚刚通过博士答辩的张阿舟,内心十分激动,亟盼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次年1月,他经香港回国,途中接到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学位的喜讯。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1951年,张阿舟被分配到南昌飞机制造厂工作,任主任工程师、设计科长。厂里接到试制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初教5”的任务,凭借深厚的航空工程知识,张阿舟全身心地投入该飞机的设计、强度计算及其试验任务。

  在他的指挥下,1954年5月该厂完成了部件和全机静力试验,证明飞机强度合格。7月,张阿舟登机参加飞机试飞,体验和纪录了最大平飞速度、最大升限等飞行性能。经过一系列飞行试验后,国家试飞委员会认定初教5飞机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可以进行成批生产,提供空军训练使用,由此开创了新中国自制飞机的历史。

  毛泽东主席为此给南昌飞机制造厂发了贺信。当年10日18日,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上,毛主席再次赞扬我国首架自制飞机时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张阿舟也因在试制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而荣获“特等功臣”,奖状编号为第一号。

  2014年,张阿舟的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到美国访问,一眼看到我国首批制造的“初教5”飞机。它静静地停在私人机坪上,飞机的主人是一名美国大学教授。他每天上下班驾驶着这架已有60多年机龄的飞机,飞过一片蔚蓝的海洋,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他向赵淳生称赞到:“这架了不起的飞机是中国制造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工程师搞出来的。”

  他带着赵淳生,驾驶这架60多年机龄的飞机在空中绕了一圈,并把这架飞机和发动机上标注有飞机和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两块标牌送给赵淳生,让他带给这位伟大的中国工程师。“从他手上接过这两块标牌时,我已经热泪盈眶了!因为他所敬佩的伟大的中国工程师张阿舟已经离世五年了!”赵淳生激动地说。

  张阿舟(中)

  “王牌教授”:培养出三位院士

  1955年,张阿舟从南昌飞机制造厂调入南京航空学院,从一名富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变成一位名教授。当时恰逢南京航空专科学校改为南京航空学院(本科),师资力量缺乏,诸多课程无教师上课。“张老师是哪门课没人上,他就上哪门课。”赵淳生院士说。

  张阿舟先后讲过《飞机构造与强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自动调节原理》《薄壁结构力学》《飞机强度计算》等十几门课,主编或参与编写《飞机强度计算》《飞行器振动基础》等多种教材,为南航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代初,张阿舟开始招收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对振动理论和工程应用开展系统研究。1981年,张阿舟成为改革开放后的全国第一批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开始招收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

  张阿舟教授与张世英教授、张幼桢教授、王适存教授被誉为南航的“三张王牌”,他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飞机结构强度和振动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包括赵淳生、胡海岩、向锦武三名院士。

  在张阿舟指导下于 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向锦武,由于在飞行器设计方面的突出业绩于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直到现在,我还将那天的情景记得清清楚楚: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台下听众或坐或站,全神贯注;先生留着花白的短发,笔挺的白衬衫搭配背带黑西裤,在讲台上走来走去,激情四射,充满精神与活力。第一次近距离领略先生风采,我印象极深,时隔多年仍历历在目。”

  张阿舟言传身教,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思想方法的教育教育研究生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发展和需求相结合,被研究生视为终身受益的良师。胡海岩院士说:“人生得一良师,不仅可以终身受益,甚或能够改变命运,张阿舟教授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位良师。”

  航空“三杰”:科学救国、航空报国

  张阿舟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中国的航空事业中。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期,他在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和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60年代初期起,张阿舟的研究方向由飞机设计和结构强度研究转向结构振动理论和应用研究。他开始侧重研究振动基本理论和测试技术,继而转向工程应用,在形成和发展我国结构动力学的学科体系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张阿舟根据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需要,先后主持制订和编审了飞机和直升机结构强度和振动方面的多种规范、标准和手册,为我国顺利过渡到自行设计飞机作了大量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工作。

  张阿舟先后开创了结构动力学、机械振动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对推动国内振动研究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南航把振动研究室扩建成振动工程研究所,张阿舟担任首任所长。

  1986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性振动行业会议上,有人提议成立全国振动工程学会,当时有许多学校参与竞争。张阿舟向大会汇报了南航振动工程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最终经投票表决,大会决定把这块“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一级学会的金牌挂到南航。这是当时落在北京以外城市的唯一一家一级学会挂靠单位。

  2011年,由张阿舟弟子赵淳生、胡海岩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最终落户南航,实现南航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对南航的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力学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提供重要支撑作用,2017年,力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系列,与之前期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不无关系。

  张阿舟一直努力坚持实现他“科学救国、航空报国”的理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负责或参与制定了大量我国飞机强度和环境标准。1986年7月30日,有“航空界四君子”美誉的沈元、季文美、张阿舟、胡溪涛联名上书邓小平。在《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一文中,他们共同建议国家汇聚力量发展自己的干线飞机。

  张阿舟始终对我国航空事业保持着热切的关注,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他曾在国家航空工业部的一次讲话中说到,今后我们要搞超声速飞机,要解决气动弹性结构振动问题,显示出张阿舟对于航空关键技术的高度敏锐性和前瞻性。

  1990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张阿舟为首批杰出高级专家,是我国航空系统首批三位杰出专家之一。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王伟 包玉洁

  南航供图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