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寒假不是用来休息的”,那干吗要放假?
2020/01/21 09:44  新华每日电讯  

时值寒假,一篇名为《寒假不是用来休息的,而是用来反超的》的文章在朋友圈“卷土重来”。随手一搜即可发现,这篇文章在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刷屏”一次。

不少公号在转载此文时,甚至特意在标题里加上一句“老师家长转给学生”“请一定要转给学生”,语气恳切,辅以惊叹号,无怪乎在多个教育资讯类、话题类公号收获了10万+阅读量。

近年来,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多个省份也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

然而,一边是国家大力倡导减负,另一边却是“鸡汤文”拼命鼓吹加负,这样吊诡的局面正是催生学业焦虑的推手之一。不难想象,一些本想让孩子过个轻松寒假的父母,在一篇篇打满鸡血的文章轰炸下,恐怕也很难淡定。

有趣的是,那些看似内容殷实、细节饱满的文章,却往往回答不了一个“灵魂之问”:如果不是为了休息,那干吗要放假?

之所以回答不了,正是因为“不放假”违背了教育有张有弛的基本规律。在这类“鸡汤”裹挟下,学校的课业才刚放下,课外培训的负担又压上孩子们肩头。甚至有家长感叹:“每一个寒暑假都要好好珍惜,因为这是孩子超过前排同学的机会。”

在一些网络热传的“学业鸡汤”里,名校“学霸”们的假期节奏是这样的——

“大年三十将家中网线拔掉”“整个寒假把自己封闭在一间小屋里学习”“大年初一鞭炮声响起时还在做题”“一天学13个小时”“从早到晚都不会离开学习桌”“走路都像小跑”……一些文章对这样的节奏推崇备至,甚至在转载时强调:“很多人赢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

且不论文中细节真实性几何,但可以想见,并非所有“学霸”都是同一般模样,也并非所有孩子都只有成为“学霸”这一个成长方向。

我们为个人的奋斗拼搏点赞,但更应尊重成长的多元价值。我们最害怕的,恰恰是“好学生从不过寒假”这样的刻板印象;我们最担忧的,是学习的海洋变成一个巨大的染缸,五彩斑斓的孩子跳进去,清一色的“学习机器”走出来。

细究起来,所谓“寒假是用来反超的”,鼓励的从来不是孩子超越自我的突破与进取,而是一种狭隘的“输赢”竞争。

然而,人生舞台何其宽广,孩子们的成长跑道,远不止于“前后课桌”和“上下几名”的狭窄赛道。不妨再想想,当现代社会的人才标准越来越多元,孩子们的眼界和天地越来越宽广,“为学习不过寒假”的价值观,还值不值得倡导和宣扬?

当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与其用“一个寒假反超几人”将孩子逼回书桌,不如和孩子一起好好过年吧!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袁汝婷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