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铝饭盒、新概念英语、随身听……我们包里,那些装过的岁月痕迹
2019/12/12 21:43  新华报业网  

  

  从一个长方形的铝制饭盒到粮票、布票、油票等五花八门的票据;从一本窥探世界的新概念英语到改变社交方式的BP机、手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随身携带的包里“乾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人说,了解一个人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看他随身携带的包里都装着哪些物品。其实,包不仅是一个人性格特征的外延,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更是情感的见证。

  

  关于生活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60、70、80年代,人们随身携带的包包很朴素。或是拎着那种粗棉绳纺织的网兜,后来渐渐被塑料绳编织的网兜取代;或是斜挎着最常见的军绿色帆布包;还有的干脆用家里的碎布缝个布包。而在这三十年里,中国人的包里装着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最常见的物品不外乎铝饭盒、粮票、钢笔这“老三样”,它们是人们在“票证时代”勤俭过日子的生活记忆。

  

  “那时候,上班、上学都要带米蒸饭,所以每个人的包里都要放一个铝饭盒!”今年71岁的陈金发老人,曾是南京一家钢铁厂的工人。他回忆说,那时候厂子里的人,早上都会提前十分钟来,把米淘好,给饭盒添上水,放到蒸汽房里。午饭时间,再用手垫着布,从屉中抽出自己的饭盒,为了防止拿错,他用钉子在饭盒上凿了名字。青菜、萝卜、豆腐,是当时饭盒里最常见的菜,难得有人带肉菜来,会趁着聊天看似不经意地扔进你的饭盒。“那个年代,嘴里有米就是幸福,再搭点咸菜,有点味道,大家就已经很满足了。吃完饭,热水瓶里倒点热水一冲,既是汤又把碗涮了!”

  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总能见到和陈金发一样的工人们,捧着一个长方形的铝制饭盒,快速扒饭,然后急匆匆赶回车间继续干活,车间里铝勺剐蹭铝饭盒的声音,是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这一方小小的饭盒,见证了劳动最光荣的朴素情感。

  1980年代,商品经济复苏,社会流动性也开始增强,人们行走四方,粮票是承载记忆的另一个载体。

  

  “那时候包里必须有粮票,光有钱没有粮票照样吃不上饭!”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在苏州住校读高中的日子,林颖说最奢侈的就是,拿着铝饭盒去学校门口打一碗“九分钱外加二两粮票”的光面。她清楚地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年龄最小的姑娘贪吃,几乎每天都要去打面,不到半个月就把粮票用光了,只能到处借粮票挨到月底。

  “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如果去省外出差,就必须到粮站换全国粮票。”被称为“江宁老陈”的陈西民,搞收藏已经40多年。在他的藏品中,过去发行的很多票证并不值钱,但却充满了他生活的印记,让他感慨颇多。“一个人一个月的定额是半斤油票。那时候,家里炼猪油,油渣子舍不得扔,就天天炒青菜吃。现在很多饭店忆苦思甜推出这道菜,我是一口都吃不下去,过去吃怕了!”陈西民说,世界上最小面值的粮票也诞生在南京,“那个时候买两根油条要用一两粮票,如果买一根小摊贩就找不开,因此后来有了‘壹钱’的粮票,但很快就不印了。”如今,这种稀缺的超小面值粮票在市面上已经被炒到了五六千元一张。

  “每个人一年一丈六的布票,个子高的人吃亏”“积累了一年的工业券,都不够买辆自行车,好不容易凑齐了工业券,自行车又缺货了……”

  1977年出生的邢宁,小时候隔三岔五就听到父母谈论“票”的烦恼。高中时,家里的票逐渐有了富裕,母亲用粮票换回过鸡蛋和搪瓷脸盆,再后来,粮票没有了,铝饭盒也从包包里消失了。

  

  即使在那个为基本的生活而奔波的年代,人们的内心深处也有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六七十年代,很多人都随身带一支‘英雄’牌国产钢笔,甚至结婚都送笔。有的人插在上衣口袋里,最多能插到4支;有的人放在包里,钢笔水经常不小心就漏出来了,把包都染了!”杂志社一位老编辑如是说。

  如同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当人们的包里装的不再是沉甸甸的“生存”,更广阔的生活就纷至沓来。

  有关梦想的青葱印记

  从活力释放的90年代跨进千禧年,出现了单肩挎皮革包、咯吱窝夹牛皮公文包、双肩背电脑包、横在肚腩上的旅行小腰包……随着包包的品种和背包方式的极大丰富,梦想的火种也开始在包包里绽放。

  

  “我的公文包里永远放着一本新概念英语!”汪海敬曾是上世纪90年代“疯狂”学英语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候下了班就直奔社会上的英语进修班,家里墙上、椅背上贴满了英语单词的纸条,随时看到随时背诵。对于那时刚刚20岁出头的汪海敬来说,在包包里放上一本新概念英语,就好比打上了“上进青年”的时髦标签,走到哪里腰板似乎都比别人挺得直些。更重要的是,他那时候觉得英语是一把“万能钥匙”,学好了,可以出国留学,亲眼去看看歌里唱的“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倘若走不成,这一技能也是进外企的“敲门砖”,毕竟在90年代,外企刚刚进入中国,收入高,待遇好,是当时最让人眼红的“单位”之一。学着学着,汪海敬着急了,英语单词是强记了不少,但还是“哑巴英语”,这要是出了国完全没法跟外国人对话啊!

  在朋友的提醒下,在某个周六晚上7点,他带着腼腆、紧张、兴奋的复杂情绪和一本新概念英语,第一次来到了南京鼓楼公园里的“英语角”。在这个被誉为全国最好的露天英语角之一的地方,聚集着大量志同道合的英语爱好者,一瞬间,他有了找到组织的欣慰和自信。雷打不动来了3个月,汪海敬已经和不少人厮混出了感情,以致于后来听到“英语角”谁谁谁出去了的消息,他既为对方高兴,也会有失去联系的落寞。最终,汪海敬并没能通过英语学习改变职业,而是和在英语角认识的姑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如今,拿着新版的新概念英语书催促孩子学习时,他总会想起那段经历,抑制不住地跟孩子“吹牛”:“你知道吗?爸爸当年差一点就成了马云。”从教师到商业奇才,马云通过英语改变人生,正是汪海敬当初做的那个梦。

  不管有没有改变命运,一本新概念英语确实在90年代发挥了它巨大的社交功能。

  走出去,不仅是指走出国门,也是走出封闭的生活。过去,都是一个厂一个大院里的人在一起玩,圈层固定,英语学习让不同的人群有了交汇点,而BP机的出现,则是给社会联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1977年出生的陈伟,回想起那时候传呼一个人的过程,用了“极度繁琐”四个字来评价。要找到一个人,必须先找到一个公用电话,然后用磁卡拨通传呼台,告知接线员呼机号码,再告知所在用的公用电话号码,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回复。机缘巧合,后来经人介绍,陈伟与一位寻呼台话务员谈起了朋友。随着拥有BP机的人越来越多,寻呼台话务员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接不完的电话,连上厕所都没有时间。上班的时候话说多了,每次约会,“寻呼台小姐”都懒言少语,还没等到BP机被淘汰,陈伟就和对方分了手。“其实后来我买了一部手机,但是轻易不开机,宁愿在电话亭死等,因为那时候接手机电话的话费实在是太高了!”陈伟说。

  装点当下的别样风尚

  一包一世界,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包里的物件一换再换,它们是岁月变迁的注脚,也是情感的见证。

  在银行工作的邢蕾,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如今早已没了钱包的身影。邢蕾从抽屉里拿出自己使用的最后一个钱包,那是一个很大的钱包,因为当时她的生活离不开各种银行卡、优惠券、电话卡,于是她买了这个卡位特别多的钱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特别流行在钱包里放一张照片。你看,这张是我和老公当初谈恋爱,在南京莱迪广场逛街,一家打印机店搞促销,给我们现场拍摄、打印的。”已经略显模糊的照片里,邢蕾和当年还是男朋友的老公头挨着头,笑得很开心……在随身携带的钱包里,放一张你最喜欢人的照片,有的是偶像,有的是家人,有的是爱人,在那个年代很流行。那时的钱包,也总会贴心地留出这么一个透明的、由塑料皮包裹的“自留地”,它就像一扇流动的窗,窥视着钱包主人内心的真情。“这张照片现在已经被塑料皮粘住了,拿不出来,硬抽就坏了,就留在里面作个永久的纪念吧!”邢蕾说。

  80后IT工程师于连庆在39岁生日到来之际,把他新买的手机揣进了包里。妻子不无嘲讽地说,如果把他包里的宝贝从高中时代起全部“码起来”,那就是一部游戏机进化史——从早期的俄罗斯方块掌机,到世嘉、任天堂掌机,到索尼的psp、ps2、psv,游戏机不断升级,唯一不变的是他的一颗爱玩游戏的心。

  

  于连庆的妻子肖燕是他的大学校友,于连庆也对妻子的爱好一清二楚。他说她的包里,从来不缺音乐播放器。从卡带时的WALKMAN(随身听),到后来的索尼DISMAN(随身光碟机),再到后来各种品牌的MP3和苹果的IPOT,“岁月金曲”陪伴着她度过花季、雨季,那些小小的“音乐盒”,是她青春的记忆。

  两个人一起从青年走近了中年,从二人世界发展为三口之家。有时候,看着那些已经从包里“请出”来的游戏机和随身听,时光仿佛回到某个静谧的午后,一个人打游戏,一个人戴着耳机,背靠着背度过一个个炎炎夏日。

  改变好像瞬间就发生了。如今,手机已经发展到和人体的外延器官一样重要,通过手机构建的数据化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里的东西,甚至包本身都在演绎着新的故事。

  对于85后的职场女性薛柳来说,以前每次到地铁站她都特别狼狈,包里手机充电线、耳机线、单位门禁卡,各种线通通缠在一起,手指跃过钥匙包、充电宝、化妆包, 好不容易才能掏出月票。

  那时候她总是用“多而乱”来形容自己的包,毕竟总有那么多的需求和新冒出来的有趣的东西难以舍弃,怎么办,只能不断换大包,一个劲地塞。满满当当的大包,甚至容不下手机的位置,只能将之放进衣服口袋里,她因此没有少丢过手机。

  但是,这两年她突然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事晃着两个膀子就来上班了。男同事说,我的车就是我的包,什么都可以放里面,出门带把车钥匙和手机足矣,还要专门的包干什么?“坐公交、乘地铁、打车、点餐、买服务、工作联络,手机统统可以搞定。过去大家带包是为了装手机,现在手机就是包了,随时随地拿在手上,连小偷都失业了。”

  的确,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越来越多的“新玩意儿”包办了许多原本应该由包承担的功能。就像智能手机使得包变得可有可无,共享单车让包里的另一个老朋友——钥匙也变得可有可无了。

  70后媒体人于欢最近把斜挎了多年的“蔻驰”包扔进了储藏室,原本,包里总装着一个钥匙包、一部手机、一把车钥匙、一支录音笔和一个采访本。现在,共享单车让包里的自行车钥匙不见了,家里的指纹锁让家门钥匙下了岗,录音笔老早让位给了智能手机,只有别着笔的采访本还跟着他“出任务”,但也总是与手机一起,一左一右占据牛仔裤的两个后兜,至于包,那是出差时才会带的物件。

  

  如今,代购包包是朋友圈里的热门生意

  但她的女同事还会选择带包。对于她的90后同事朱妍来说,包里装什么根本就不是要考虑的问题——包和围巾、帽子、胸花一样,是搭配衣服的一件饰品。

  “我想今天的自己更‘御女’一点还是更‘软萌’一些,就会借助不同的包来完成我的气质塑造!” 包给朱妍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心情好时一天换一个包,心情不好时,换包就更重要。”

  从“一穷二白”的年代走来,走进改革开放的岁月,走进当下的生活,又将迎接5G时代的到来......当手机成了包,包又会变成什么?包,会从实用、时尚之外演绎出怎样的精彩?

  交汇点记者 陈洁 徐宁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