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过魔鬼西风带,“雪龙”号首放探空气球
2019/11/11 20:35  澎湃新闻  

  

  科考队员在“雪龙”号做探空气球释放准备 本文图均为 赵宁 图

  “雪龙”号11月9日从霍巴特离港之后,便进入到了“魔鬼西风带”。

  出发半天后,“雪龙”号就进入了4米涌浪区,船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跑到驾驶台拍照,只见一个涌浪袭来,船头高高抬起,然后又重重地压下,击起的浪花能有十多米高,船头甲板瞬间涌进大量海水,几秒钟后,海水缓缓从甲板两侧流出,然后另一个涌浪又即将到来,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很是壮观。

  

  科考队员在“雪龙”号上释放探空气球

  拍了几张照片和几段视频后,我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头开始涨疼,胃部也有些不适,这是晕船了。按照我的经验,一般遇到晕船时候,在床上躺个两三天就能平安过度了。

  11月10日11点左右,我还在昏昏沉沉的睡梦中,房间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接起电话,是极地中心的陈超,他告诉我他们要放探空气球了。

  我在船上发展了好几个“爆料人”,有驾驶台的,有气象室的,有大洋队的。一般遇到什么节点事件和开展科研项目了,他们就会通知我一下,以免错过重要的新闻素材。

  释放探空气球,收集大气数据信息,这是南极考察的传统科研项目,这次是考察队出发以来“雪龙”号上的第一颗探空气球,又是在恶劣的西风带,意义不同,我赶忙穿好衣服、背着相机出了房间。

  我先来到物理实验室和陈超汇合,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后,我们来到船艉直升机库顶上,准备在这里释放探空气球。

  

  科考队员在“雪龙”号上放探空气球,气球升空。

  进行此项科考工作的还有海洋一所的祖永灿、中国海洋大学的孙永明。陈超负责控制氦气罐的阀门给气球充气,祖永灿和孙永明负责捆扎和释放。充满氦气的探空气球直径可达1.5米左右,气球底部悬挂一个白色的盒式探测器,用来收集数据。

  此时海上的风力还是很大,浪高3.5米到4米,海面上到处是翻滚的白色浪花。气球充气完毕,祖永灿又检查了一下负责接收数据的甲板单元,“可以放了。”祖永灿大声喊道。孙永明手一松,巨大的白色气球瞬间朝着船舷左侧天空飞去,越来越小,很快消失不见。

  祖永灿说,探空气球可飞到万米以上的高空,获取该海域上方的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的垂直剖面数据,掌握该海域的气象环境信息,了解该海域的大气锋面和环流结构,为全球气候变化、航海等提供基础资料。

  这项科学研究将在“雪龙”号穿越西风带期间连续进行,并且是加密观测,每隔6个小时释放一次。

  “雪龙”号此次穿越“魔鬼西风带”,很多队员都因为晕船“卧床不起”,特别是在霍巴特新上船的29名科考队员,在船上还没有适应,就迎来了剧烈的颠簸,那份难过可想而知。像祖永灿、陈超、孙永明他们也都是在房间里吐过了。但即便是再难受,到了科考工作时间,他们还是换好工作服,前往工作地点,按照相关要求完成释放任务。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