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今年四月,在沭阳县扎下镇河滩上出现过这样一道靓丽的景观。漫无边际的油菜花,连片绽放,野风轻拂,花海荡漾,游人如织,摩肩擦踵。沂水淙淙流,花海泛金波,引来各路媒体、摄影爱好者、作画等竞相采风报道。
扎下镇位于苏北沂河畔,河水东流,给扎下镇留下了四万亩的废河滩,如何开发利用这废河滩呢?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干部群众。
通过长期考察、专家论证和村民讨论,镇党委作出了这样决定:“试种万亩油菜,争取旅游产业和经济作物双丰收,实现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长”。这一提议得到了县委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于是在旅游资源贫乏的苏北大地上,当地村民愣是把废河滩捯饬成了花海万亩,游人如潮的景点。
扎下镇的王庄村干部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的油菜面积是7000亩,四月份旅游收入45万。此外,油菜籽总产240万斤,收入600多万元。村支书说:“我们不卖菜籽,村民已筹资入股,正在建榨油厂,打造我们自己品牌的菜籽油,油菜秸秆和菜籽渣可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出售。”对收入他自信满满,农户家家有收入,根据出资比例,多则20多万元,少则3万多元,村集体收入100万以上没问题。(余明海/文 资料图片由扎下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