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帝国》分享会|黄梵:诗歌的神性来源于生活
2021/12/06 15:31  新华报业网  

  大河静谧,细流叮咚。何平教授也认为,黄梵虽然表面安静,但有一条大河在他的身体里。

  在《意象的帝国》这场诗的写作课中,黄梵带给普通人用诗歌分享生活的权利。他与老友们将时光拉回上世纪80年代,试图修复破碎的文学群体。

  轰轰烈烈的文学平权运动,也更激发了人们的兴趣:诗歌能不能教?怎么才能写好一首诗呢?

  12月5日,南京市万象书坊,诗人、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黄梵,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平,诗人、凤凰诗歌出版中心主任马铃薯兄弟,诗人、《雨花》杂志副主编育邦,评论家、《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以及一众诗歌爱好者们讨论了这个命题。

  由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万象书坊、十八号文学社共同主办的分享会上,刚刚获得《钟山》文学奖的黄梵,时而驭烈马于草原驰骋,时而携神性在云端耕作。

  黄梵

  他以书法家临帖,比喻了诗歌创作中塑形的重要性。“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就发现了诗”,《意象的帝国》正式解答了如何塑形的问题,从零开始教读者们写诗。

  何平

  然而,能否将诗意和生命相结合才是衡量诗作高下的真正标准。黄梵说,诗歌是诗人人格的体现,生活和诗歌是不可分割的,诗歌的神性恰恰来源于生活的一些神性时刻。

  作为生活中的老友,马铃薯兄弟对《意象的帝国》也相当有发言权。

  他形容这本书既是黄梵文学课的放大版,也是对黄梵自己的文学主张一种深入浅出的表达。对于初学者而言,《意象的帝国》不啻于诗歌创作道路上的手杖和明灯。

  马铃薯兄弟

  嘉宾们还就诗歌创作的技巧是否重要作了精彩的讨论。

  在育邦看来,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而黄梵无疑拥有着杰出、高超、隐秘的诗歌创作技巧。

  育邦

  而作为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意象,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黄梵都能使其与技巧相辅相成,这也都归功于他那双能够发现诗意的眼睛。

  何同彬

  那么,诗意的帝国有没有门?

  或许有门,但好像又没有门,入口多样,自由出入,那把钥匙便是获取意象的人生体验。

  其实,大部分人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次充满未知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在黄梵看来,如果诗真的可以取悦人的话,那它首先取悦的应该是你自己。

  如果一个人懂了诗歌,他也就真懂了自己的生活。

标签:
责编:李心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