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常州 > 要闻 > 正文
让“龙城工匠”竞相奔涌 常州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高地
2022/04/29 13:0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4月28日下午,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工匠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动员和号召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用劳模精神激发干劲、用劳动精神鼓舞士气、用工匠精神凝聚力量,积极投身“532”发展战略,在苦干实干中比学赶超、建功立业,为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议对荣获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和第三届“龙城工匠”等先进集体、个人代表进行了颁奖。

  今年,常州市共有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王滨等5位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南方光纤科技有限公司拉丝车间等3个班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有9家单位获省五一劳动奖状,20名个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40个集体获省工人先锋号;有100家单位获市五一劳动奖状、200名个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个班组获市工人先锋号。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评选出第三届“龙城工匠”10名。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指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常州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奋进万亿之城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干部职工要向榜样学习、与先进同行,锚定“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积极投身“强富美高”新常州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城市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比拼。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到产业升级、企业转型、产品提升的全过程、各环节,用智慧和双手打磨“常州品牌”,提升“常州质量”。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立平表示,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切离不开时代给予的舞台,离不开数千名恒立员工的创新奉献。公司树立全员创新的价值导向,成立了“恒立红色突击队”,大力开展恒立“工匠杯”技能竞赛。常态化实施校企合作工程,开展“职业岗位轮换”学徒遴选,先后培育一大批人才、工匠。

  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擦亮“职教名城”金字招牌,培育更多掌握绝技绝活、擅长技术工艺的“龙城工匠”和卓越工程师。常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推动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更大力度落实好鼓励激励、纾困解难等制度机制。为广大职工群众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搭建更好平台,全国劳动模范、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承霞表示,我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每一次荣誉和进步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工会和企业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今年我在“全国两会”提出的两条建议,其中之一是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我建议通过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平台,建立全国统一的培养学徒标准等措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国迈进制造强国储备人才、夯实基础。

  当下,面对疫情反复,常州医护人员尽锐出征,奋战一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徐天敏表示,从业三十多年,新冠肺炎是我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但仍未结束,两年多来,我们密切关注病毒的变异,不断深入了解病毒,研究摸索有效的治疗模式,不断提高救治效果,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作为一名医生,我将和全市所有医护人员一样,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守抗疫一线,疫情不退我不退,直至赢得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千方百计把疫情耽搁的工期补上去、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尽最大可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跑出复工复产复市“加速度”。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要求各级工会要迅速掀起学习劳模工匠、宣传劳模工匠、争做劳模工匠的热潮,持续做好劳模、工匠的培育选树工作,努力造就一支能高高托举常州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拼搏、争创更多“第一”“唯一”,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州市第三届龙城工匠,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材料工艺研发中心工程部熔炼、高级工程师张剑云告诉记者,过去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有着明显的身份界限。2019年,公司率先试点进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通了技师与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通道,加快“双师型”人才培育。通过“产改”,他成为了公司首批通过答辩并入选工程师的一员。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常州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北区委副书记、新北区区长周庆表示,常州高新区以产业而生、因创新而兴,一直以来,都把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作为践行全市“532”发展战略,建设“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以党建引领人,以产业发展人,以环境吸引人。持续增加产业工人在全区经济社会政治活动中的话语权、参与度,建立产业人才和党员“双培养”制度。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技能人才引育的实施办法》,实现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培养资助范围全覆盖。建设市级产业工人培训基地12家,引导名匠名徒结对传帮带,推进政校企协同育人。给予40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评价自主权,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2场次,搭建产业人才发展大舞台。秉持“人城产”融合发展理念,统筹全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快打造产业工人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宇熠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