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常州 > 要闻 > 正文
贯彻省委全会精神调研行|拉长创新长板 补足生态短板 常州高新区:争当高水平小康示范标杆
2019/08/06 11:16  交汇点  

  

  交汇点讯 上海黄浦区资源双向对接、百亿级新项目招引纪录持续刷新、长江大保护“绿色答卷”交出新答案…… 作为全国首批52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常州高新区正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G42产业创新带发展新机遇,争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示范标杆。

  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对于区域内数百个城区是一次洗牌。常州高新区位于G42产业创新带的交汇点上,要精准“借力”,深化“内功”,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进一步增创产业发展优势、补足生态短板、创新改革特色。

  

  增创新优势, 地标产业“高原抬升、高峰林立”

  新能源汽车领域先行者比亚迪、5G智能设备关键生产商瑞声光学相继落户,为常州高新区“两特三新”特色产业集群再添重磅项目。2018年,常州高新区8大项目列入省重点,占全省三十分之一,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常州高新区持续刷新特大项目招引的新纪录,在超50亿、100亿特大项目上接连取得丰硕成果,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就引进合全药业、华润新材料等总投资超100亿或10亿美元项目2个、超50亿元或5亿美元项目2个。到账外资 3.85亿元,其中87%是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产业。

  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企业中简科技成功登陆创业板,天合光能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申报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稳居全市第一,呈现出“高原抬升、高峰林立”的新态势。

  借鉴省产研院机制体制模式,常州高新区引入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浙江大学常州工研院、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等11家重大创新载体,加速与本地产业融合,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生根落地。今年上半年,中科院国家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创新服务平台项目成功签订院省协议落户,瞄准遥感大数据产业发力,常州高新区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常州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吴雪强介绍说,汇聚最强大脑,形成了“科技+项目+人才+资本”四轮驱动模式,常州高新区正在打造全球化的创业生态体系,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36家,占全市近1/3。今年,常州高新区设定的“小目标”是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0家。

  在江苏省“双创计划”成绩单中,常州高新区共入选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人才”19人,位于常州市第一方阵。“才聚高新、智汇新北”人才引领强化工程“18条” ,构建开放创新的人才强磁场。

  补生态短板, 破解化工围江

  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点赞常州高新区沿江生态保护工作“加减法”。站在曾经危化企业林立,采沙船扎堆的江岸边远眺,沿江湿地满眼芦苇青青、耳边鸟鸣啾啾,有着“微笑精灵”美称的江豚,成为一道久违的风景线。

  作为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常州高新区坚定不移护好一江春水、唱响长江之歌。在常州国家高新区长江大保护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夏志文正摊开地图,跟同事研讨近阶段计划推进实施的项目。为破“化工围江”之题,对污染企业坚决做减法,“今年上半年,沿江1公里范围已停产化工企业9家,其中2家企业已签订腾退协议书,8家企业已开展进场评估,改造提升25家。”产业提升善做加法,引进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

  生态保护不仅要考虑“面子”,更要考虑“里子”。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场战役,让人民生活更有获得感。建设美丽宜居之景,还市民“一江碧水”。记者看到,以沿江岸线、新龙生态林、京杭大运河“三横”和新孟河、德胜河、澡港河“三纵”为主框架,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绿城建设为主抓手,“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绿色生态新画卷已经徐徐展开。今年,江边500亩长江大保护启动区、5公里生态廊道已经全面开工建设。1425亩新增绿地、12公里绿道,39.43%的城镇绿化覆盖率点亮新北“最靓颜值”。

  亮改革名片 探索集成改革新样本

  “我们的低温储存设备从洽谈到全面投产不到半年时间,高新速度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在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邹江波一上午接待了三位意向客户。他正是常州高新区集成改革的受益者。

  “以往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需要100多天,我们只花了不到20个工作日。”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也由衷点赞“高效服务”,目前产品已顺利打入北美和欧洲市场。

  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营商环境,常州高新区向改革要动力,用“软实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园区集聚。发扬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精神,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全力以赴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投资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

  “开展集成改革,就是要站在更高起点,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激发动力。”周斌表示,要积极探索开发区和行政区二合一特征下的集成改革新路径。

  小政府,大服务,高效化服务,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网格管治理、一个中心管指挥、一个网络管服务、一个平台管信用的“放管服”“六个一”。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全流程企业开办和工业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平均用时仅为1.97个工作日和13.95个工作日,比去年缩减20.2%和23.8%。

  小镇街,大园区,专业化发展。以新一轮园镇融合试点为契机,常州高新区放大“特色”优势,推动下辖镇(街道)和产业园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专业化的产业招商队伍、专业化的项目推进队伍、专业化的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园区服务管理水平。

  小网格,大治理,扁平化管理。第一时间感知防范社会风险、第一时间发现处置矛盾问题、第一时间了解服务群众需求……作为全市“网格化+网络化”的试点区,常州高新区正在以系统思维为基层网格减负、赋能、增效。

  交汇点记者 蔡炜 唐颖/文罗超/视频

标签:
责编:王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